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开局困难模式(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来的意识和原本的信息,在极短的时间里融合。大脑像是在燃烧。


头脑发热。


好在这个时间并没有持续很久,完成记忆融合的意识变得更加清醒。


睁眼画面冲击过去,神智回归,大脑迅速分析眼前的一切。


奇异的经历,惊喜又警惕。


这里没有任何超凡异能,但不可马虎大意。


此时,温故坐在一个陈旧简陋风格的木椅上。


动了动垂落的手。衣袖布料有些粗糙,手看着很年轻。


也对,这个“温故”年纪本来就不大,今年才十八岁。


至于面前这位蹲地上的,瞧着头脑不太灵光的,是“温故”的堂兄。刚才对方悲恸之下哭爹喊娘,正好喊到“爹”了。


此时对方停止哭嚎,正一脸傻呆地看着温故。


温故心道:没想到吧,你“爹”我活过来了!


对面的人瞪眼不语,明明面容刚毅,瞧着却有几分稚龄儿童的委屈。


屋内没有第三个人,温故面上镇定,声音带着病态的虚弱,笑了笑,说道:“只是睡了一觉,没死呢。”


顿了顿,温故声音虚弱但坚定:“铁头啊,不要乱喊!”大伯在天之灵,应该不会想听到这些。


这位堂兄小名叫铁头。幼时生病,伤了脑袋,瞧着不太聪明,于是有了这个小名——家人希望他脑袋如钢铁一样坚硬,不要再坏了。


这年代医疗条件不好,即便是大户人家,也多得是生病留后遗症的。像这种烧坏脑子的病例,更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堂兄不够机灵,但优点是听话,每一次能吸收的信息不多,但只要话听进去了,就能做好。


这位堂兄比“温故”只大半岁,头脑不行,体能倒是发展飞快。“温故”的父亲专门请了人教他武艺。


兄弟俩站一起,明显的一文一武。


“温故”是读书应举的人,游学时,家中安排这位堂兄跟随。


自家人,更放心。


给外人介绍,“温故”当然是介绍堂兄的大名温颖,不过私下里随意一些。


世道乱了之后,就基本叫小名了。


堂兄从小被家里人这么叫着,对“铁头”这个名字反应最快,他更喜欢自己的小名。


家中生变,如今两人相依为命,为了能在这个危险世道里第一时间作出应对,“温故”也一直叫堂兄的小名。


除了“温故”,这世上也没人再这么叫他了。


果然,在温故这么叫了他之后,铁头转悲为喜,咧着嘴直乐,不知道经历了怎样质朴的心理活动。


也就只有这样脑子缺根筋的人,才能在如今的艰难世道里,笑得毫无阴霾。


温故抬手,指了指旁边桌上的茶壶。


铁头熟练地倒出一杯带着药草气味的茶水。茶水微热,不久前才烧开过的,他记得“温故”的叮嘱,喝水要先烧热。


温故捧着一杯茶水慢慢喝,一边整理着记忆中的信息。


他们如今只是暂时借住在一个小山村里,村外的世界可不怎么好,危险程度不比温故原本的世界低。


根据记忆中收集到的信息,这里是温故没有听过的大晋王朝,与温故原本世界的历史时间线,有相似,也有不同。


王朝疆土挺大,经济活力十足,去年,皇帝过寿,百官重臣皇室宗亲,皆聚于皇城。


然而,盛世之下,有番邦商人贿赂市舶司,携“长生不老药”前往皇城献宝。


谁料,所谓的神药其实是一种邪蛊,能致“邪祟”附身,让人成为怪物。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皇城车水马龙,漕运发达,邪疫蔓延也就更快。


毫无心理准备,也完全没有应对经验的王朝中枢,迅速沦陷。


那几个番邦商人本想抢一波就跑,没能跑掉,被施以极刑。


但邪疫已至,灾难之中成功外逃的人,只占少数。逃的时候有没有染上邪疫,被“邪祟”,那就不得而知了。


致命打击之下,朝堂政局动荡,各地战乱并起,疾疫频发,天下苦难。


死者露尸不掩,生者奔亡流散。


这样一个灾疫乱世,缺少正确的应对经验,即便不缺衣少食,各方逃难的人,又有多少能活下来?


“温故”本是外出游学,他父亲托付友人让他跟着一个大商队,去皇城长长见识。


只是行至中途,突然得知邪疫暴发,商队众人不得不掉头返回。


然而,等他们回去时,整座城已经毁了,相当惨烈。


兄弟二人收殓亲人遗骸,处理后事。


“温故”找出了亲爹留在密匣的东西——信物和信。


信写得匆忙,是让“温故”带着信物北上投奔姨母。


“温故”的姨母,也就是母亲的亲姐,当年嫁到北方武官之家。姨父家族虽然没落,但这两代的人都有些本事,多年经营,又有功绩,隐隐有崛起之势。


本朝重文轻武,若是世道太平的时候,温家书香门户,不至于攀附过去。


然而如今世道乱了,中枢崩溃,那帮带兵的武官若是能活下来,也能给亲友多些照拂。


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社会等级分明。族群聚居的年代,逃难先找有熟人同乡的地方,亲戚是首选。


若是亲戚还有个一官半职,那就是优选了!


再进一步,若是亲戚的官职较高,还有实权,那更是优上之优!


阶级森严,人分贵贱。有当官的亲戚这意味着过去了就有靠山,有倚仗,有安全感!


如今不知道北方形势如何,但是相比之下,北上投奔亲戚,确实是最佳选择。


北地的冬季严寒,而那些“邪祟”,似乎并不喜欢这种低温。


“温故”兄弟俩这一路逃难,也遇到过南地的世家大族北迁。


遇到突发状况,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正确与否时,可以参考那些底蕴深厚的世家豪族。


这一路过来的见闻,证明他们北上投亲的决定是对的。至少现在是最好选择。


他们与部分幸存者结队北上,遇到许多矛盾,与其他人意见不合。


“温故”认为草木繁茂之际不适合赶路,需要找个地方休整等待时机,但队伍的其他人不同意。于是,兄弟两人脱离队伍来到这个小山村暂居。


短短数月,家毁城亡,天下大乱。世态人情混乱迷离。


“温故”突遭此劫,郁结于心,又一直处于高度的紧绷戒备状态,来到山村之后,又染了一场风寒,此后缠绵病榻近三个月。


直到现在。


没有充分的应对经验,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没有足够的武力保护,带着不太聪明的堂哥坚持到这里,已经非常难得了。


温故轻轻拍了拍心口,对逝去的另一个“自己”: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轻呼一口气,又想到自身。


刚来到这里的那一刻,温故有种玄妙的直觉,走完这里的一生,应该就可以回去了。


但,这一生,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


温故可不想浪费这千载难逢的一次机会。


来到了古时代,却又不是他以为的那个古时代,像是前面的时空分岔,世界发展出的另一个可能性。


心愿达成了,又好像没有达成。


不管怎样,他还是愿意与眼前的世界和解。


有困难就解决困难,不努力一下,怎么知道无法见到梦寐以求的东西呢?


这是无数气运加持才能赚到的!


收敛心神,温故看向屋内的布置。


房间不大,一眼就能看到所有的东西。


角落火盆里有植物燃烧的残渣——村民们燃烧几种有气味的植物,以此来驱邪。


根据记忆中的信息,这确实是有效果的。外面那些邪物嗅觉敏锐,若是燃烧的气味让它们不喜,它们就会避开。


温故最初闻到的奇怪气味,正是因为这个。


不好闻,但令人安心。


温故不由庆幸,还好只是意识融合,如果是真身穿到这个陌生古代世界,没有疫苗套餐护体,那开局就嘎了。


生长在此间世界的本土生物,对这里的环境已经有一定适应性。外来者就未必能扛住了,与微生物的第一轮博弈就能被踢掉。


外来意识+本土身体=能初步适应生存环境


所以,现在他面对的,不是个必死之局。


但也算高难度开局。


好在,面对眼前的难题,“温故”已经给出了第一步解题方向。


温故这个继承者,朝着这个方向破题就可以了。


在这样的乱世里,温家兄弟二人想要谋求一条生路,无比艰难。山村贫瘠,生活困难,外面邪物作乱,身边带一个不太聪明的堂兄,俩外来户,村里可不会免费供应物资。


缓了缓,有些力气了,温故起身来到窗边坐下。


这里有个简陋的书桌,修修补补不知道多少遍,和屋里的床铺椅凳一样,过于朴素,勉强能用。


不过温故的注意力并不在这些家具上,他目光灼热,手微微有些颤抖地,从旁边取出一小叠纸,一支毛笔,以及砚台和墨条。


纸质上乘,笔砚精良!


温故顿时有种精神上的富足感!


视线又扫向一旁的窗户。


窗户开得不大,但用着与整体装饰完全不匹配的窗纱。


甭管是眼前的笔墨纸砚,还是对于农户来说属于高奢品的窗纱,与屋内的布置都不协调。


这当然不是村子原本就有的,而是世道乱起来之后,村民去镇上搜寻东西,带回来的。


就眼前这般品级的笔墨纸砚,村长那里还有不少呢!


深吸一口气,摊开一张有画稿的纸,他认真看向上面所画内容——正在设计中的坞堡图。


“温故”带着堂兄来到这个村子,就是以此为敲门砖,让村子暂时接受了他们,并提供生活物资和养病的汤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