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遵纪守法好同志(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需要搜集很多很多的烟标酒标火花,积攒在一起做一样有用的东西,但绝不会倒卖。”


他又发誓,老宋考虑后说:“行,那你来搜集这些破烂吧,它们也没法倒卖,哪有傻子要这个?”


“另外别叫我宋站长了,我算个俅的站长?哈哈,就是个喽啰。”


钱进不好意思的说:“宋伯,不是我来,是我家里四个弟弟来,因为我还得去居委会上班呢。”


老宋说:“也行,让他们来吧。”


“但丑话说前头,让他们手脚干净点,我可听说刘家那个老二偷过少年宫的茄子。”


同一个街道没有秘密,东家放个屁,西家能分析出他们吃了什么。


钱进帮刘二乙下保证。


老宋放下心来开始泡茶。


他小心翼翼打开盒子嗅了一口,连连感叹:“香、真香,这茶炒的好、炒的妙哇。”


钱进心虚的嘿嘿笑。


考验刚刚开始。


对方只要喝过好茶他就知道自己送的是什么货色。


老宋捏了一点出来泡了一杯茶,又闻又看非常满足:“这好茶就是不一样。”


“看看这茶汤,嘿哟,红得跟《红色娘子军》幕布似的。看看这个叶子,没泡之前纤细齐整,泡了以后肥厚饱满……”


他喝了一口后再度赞叹:“滋味醇厚,回甘显著,喉韵明显,那个那个,好茶啊!”


钱进继续嘿嘿笑。


他知道了,老宋没喝过好茶。


静下心来,他拿出镊子按照刘二乙教导的那样开始剥酒标。


收购站里最多的是啤酒瓶子。


海滨是全国著名的啤酒生产基地,光是大小啤酒厂就有六个,每个啤酒厂都有好几款啤酒在售。


他带来了个盆子,倒上热水调和成温水,把酒瓶泡了进去。


泡好后,他拿出酒瓶用手指轻轻揉搓酒标一角,搓起来后便用镊子给慢慢揭了下来。


老宋帮他找了白酒瓶:“这个好,三大革命葵花茅台酒,得有个几年了。”


钱进不好酒也不懂酒,更没研究过酒,不懂什么叫三大革命葵花茅台酒。


他只知道茅台飞天很贵。


经过小心剥取,“葵花牌”茅台的酒标被揭了下来。


这种酒标很有时代特色。


它正面酒标以黄色为底色,中间是一朵红葵花,葵花周围环绕着金色的光芒,下方是红色的“贵州茅台酒”五个大字,反面酒标则有三大革命字样。


干了一会,火车站大钟楼的钟声伴随着海雾涌进巷子。


钱进估摸着该去报道了,便先行回家。


他让四小只去剥酒标找烟标捡火花,自己则领着刘家庆去了居委会。


刘家庆领了工装、解放鞋和劳保手套上岗。


钱进这边没事。


泰山路的劳动突击队成员还不少,得有几十人,一共分成了五队。


钱进被编入二队,一共十二人。


今天下雨,他们这队工作比较简单,是去给婴儿家庭送糖丸。


这种糖丸就是大名鼎鼎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说是一款大慈大悲、功德无量的药物。


钱进以前在短视频上见过关于该疫苗的开发报道,但没亲眼见过。


如今穿越到77年,他见到了。


糖丸是用脊髓灰质炎减毒病毒制成的活疫苗,辅料是奶粉、葡萄糖、奶油,所以吃起来甜滋滋香喷喷。


突击队的任务是把糖丸送到适龄婴儿家里,并且要亲眼看着婴儿吃掉该疫苗。


带队负责这项工作的也是突击队一员,一名叫周耀祖的儒雅青年。


他去领了个雪糕箱似的木箱子,箱子里裹着一层棉被,外面则钉着个铝制铭牌:


海卫防字第087号。


钱进好奇的看。


突击队另一位青年成员徐卫东自来熟。


过去搂着他脖子就煞有介事的介绍:“咱们这趟是出去打秋风,顺路卖冰棍,老钱,你爱吃什么味儿的冰棍?”


钱进哑然失笑:“谁敢在防疫箱子里装冰棍?里面可是保存着脊髓灰质炎减毒病毒,这病毒再减活也是活的。”


“再说,冰棍对疫苗造成污染怎么办?这可是给婴儿吃的东西!”


听到这话,其他几个等着看笑话的突击队成员大为吃惊。


有人直接问:“钱同志,你学过医?还是下乡时候干过赤脚医生?”


钱进说道:“没,就是平时喜欢看书看报,有报纸上介绍过相关知识。”


徐卫东上去伸手臂拐他脖子,笑道:“好小子,你有文化呀,我本来想拿你当显眼包,倒是我自己成了显眼包……”


周耀祖温和的说:“别闹了,该出发了。”


“卫东,你去把冰壶拿出来。钱进同志你刚来,我跟你说一些注意事项。”


徐卫东嘻嘻哈哈的甩着膀子进门。


很快他慌里慌张的出来了:“我草队长出事了,冰壶不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