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霸王抽烟别虞姬(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突发事件!


全体动员大会!


钱进被整的热血沸腾。


直到旁边徐卫东哀嚎一声:


“老朱这张乌鸦嘴啊!娘咧,上午刚念叨要上前线,下午光荣证就发到脑门儿了!”


钱进反应过来:“这动员大会是动员咱们下乡呢?”


正是如此。


一支支臭烘烘的突击队返回居委会空地,他们后腰别着的搪瓷缸子跟工具撞一起哐当直响。


张红波将刚得到的动员信息告诉他们:


中午有台风穿过宝岛直奔大陆而来。


而此时正是海滨市大部地区收玉米的时节。


玉米最怕台风,一旦被吹倒在地,那收拾起来可麻烦了。


另外玉米被暴雨淋湿后很容易发霉。


所以从县城到市里,都要抽调人手去支援生产队的秋收工作。


不光是他们劳动突击队要出发,各机关单位、厂矿校的民兵队伍和优秀劳动者等等都要出发。


下午工作就此结束。


明天上午在区农工局报道分配。


钱进没有突击下乡劳动的经验,他问徐卫东要去几天、得准备多少东西。


徐卫东满不在乎的说:“去不了两天三天,秋收很快的,就是累人。”


“你准备点酒啊肉啊,到时候人家生产队会招待咱们吃饭,咱不能白吃,到时候贡献点稀罕物资!”


“另外,这些物资到时候说不准还能换点意外之喜……”


钱进表示明白。


他先行回家,掏出黄金盒和物资购销证开始采购物资。


碍于盒子规模,他买酒只能买二锅头的小扁二。


这东西便宜,四十瓶装的才六十块。


但他只能两瓶两瓶的买,价格会贵一些,折合一瓶是两块多钱。


买了白酒再买肉。


酒肉准备充足,他想了想又买了各种袋装调味品和辣椒之类下饭菜。


期间他又买了果汁粉,这东西解渴还能补充VC和盐分。


此外还有其他适合当下年代生活所需的小物件、跌打损伤感冒退烧药之类。


总之下乡物资准备了两大包。


这次他想看看能不能搞到大交易,总共花销出去五百多块钱。


相比1977年,2027年的食物充裕的过分,价格低廉的惊人。


此外他还得买点礼物。


斟酌中又花了一百多块钱,他看看账上没多少钱了。


这储蓄额太少,他得继续赚钱。


于是他提上礼物出门,去了上午发糖丸时候去过的姜美兰家里。


临近傍晚。


天空阴沉又开始飘雨。


钱进踩掉胶鞋底黏连的梧桐落叶准备进楼里。


结果他一低头恰好有雨水顺着瓦檐滴在脖颈里,激得他缩了缩肩膀。


给他开门的是姜美兰。


“你是钱、钱……”她卡壳的模样让钱进想起卡带的收音机。


“钱进。”钱进笑。


姜美兰看到他手里提着的网兜,脸上露出笑容:“对对对,钱进同志,你这是?”


钱进说:“嫂子,我上午看你刚生了孩子,想着你需要点补品。”


“恰好家里有点我之前回城时候朋友们给的礼物——自家熬的阿胶糕、补气血的糕点,这是你们妇女之友,特别适合女同志服用。”


别管阿胶管不管用,反正自古以来它在妇女补剂里的名次总是很高。


寻常老百姓家里哪能接触到阿胶?


虽然钱进买的这些所谓阿胶糕未必跟阿胶有关系,但里面不是芝麻就是核桃仁,在这年份总归是寻常人家接触不到的高大上礼品。


姜美兰对他的意见顿时飞到九霄云外,满脸都是惊喜的笑容:


“啊?啊?啊?这多珍贵的东西,这能适合吗?”


钱进递给她:“怎么不合适?嫂子你正需要嘛,东西送给需要的人就是合适。”


姜美兰接过网兜,赶紧请钱进进门落座并倒水。


姜美兰的父亲老姜老姜正蹲在地上卷烟。


钱进习惯性看他火柴盒,火花图案印着永久自行车,太多了,不值钱。


老姜给他座位,顺便把茶几上的一些照片和纸张收走。


他解释说:“我以前在煤矿上班,前几年腰腿不行了,就让当时刚回城的小女婿去接了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