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家学渊源(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郝师傅!”


随着声音,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下了楼。


“刘师傅,你给掌一眼!”


“鸡毛掸子?倒是少见!咦,柳体行草,这字不错啊?”


眼睛盯着那行字,手指不停的虚画,差不多两分钟,刘师傅眼睛一亮:“溥心畬!”


林思成一脸敬佩:“刘师傅好眼力?”


“只是干的年头长一些,虚长了些经验!”


刘师傅笑了笑,“行草想写好容易,但能刻好,必然是画坛名家。且能不失劲力流畅,柔美婉转之意,那必为集画、书、刻于一身……


再看掸羽和竹杆,少说也有六七十年,数来数去,那个年代能有此功力的名家也就有数的几位……”


“恰恰好,落款为“赠秋明先生”,恕我孤陋寡闻,只知那时只有沈尹墨先生自号秋明。而与他交好,且画、书、刻于一身的名家,就只有溥心畬……”


“厉害!”


林思成竖了个大拇指,刘师傅的谦虚的笑了笑,郝师傅却撇了撇嘴。


起先,他听的还挺认真,但看林思成目露震惊,一脸崇拜的样子,才发现不对:他和你刚才说的有啥区别?


那你崇拜个锤子你崇拜?


再一想,他这么懂,却拿来鉴定,还能是钱多了烧的?


所以,鉴定是假,来卖东西才是真。


结果倒好:花了一千,再加一句不轻不重的马屁,就让老刘高兴的什么都往外抖擞,不就等于给他做了背书?


果不然,说了两句感谢话,林思成笑吟吟看着郝钧:“郝掌柜,收不收?”


废话,不收我拿电脑干什么?


“年纪轻轻,心眼不少?”


声东击西,借鸡下蛋……卖个文玩而已,连兵法都用上了?


林思成只当他是夸奖。


叹了口气,郝钧打开电脑,调出了几组照片。


有柳体字帖,也有竹雕及木雕文玩,全是溥心畬近年上过拍的作品。


两位师傅拿起掸子,仔细对比。


字体笔迹对,刻工也对,包括掸羽和竹杆的老化程度也没问题。


但既便如此,两个人还是看了十多分钟。确认无误,郝钧一推电脑:“来,自己看!”


林思成瞄了一眼:一幅2.4平尺的柳楷字帖,雅昌拍卖,成交价五万二。另一幅三平尺,京城诚轩拍卖,四万三。


还有一件竹黄刻枯树纹双联小笔筒,西冷印社拍卖,成交价三万六。


“低了!”林思成慢条斯理,“我这可是沈先生的遗物!”


郝钧瞪了一眼刘师傅:让你嘴快,这下好了吧?


刘师傅后知后觉,才知道这年轻人太鬼,两句恭维话,就让他漏了底。


他讪讪一笑:“我也不是很确定,只说可能!”


林思成想了想:从前到后,刘师傅确实没说过“确定”、“绝对”之类的话。


“也对!”他点点头,“那总归是国内面世的第一把文玩类的鸡毛掸子吧?”


郝钧怔了一下:“你也真敢吹?”


这玩意确实少,但故宫里肯定有,北京城里估计也有人收藏,不过没有流到市面上。


但反过来说:这确实是迄今为止,西京城里出现的第一把文玩类的鸡毛掸子。


文物文玩,不管什么属类,就怕和第一沾上边。


再者,话是老刘亲口说的。郝钧脸皮再厚,也没办法说出“与沈先生没任何关系”之类的话。


两相一叠加,肯定要给个公道价。


他想了想:“八万,不能再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