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6章 林思成,你赶快买(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叶安宁就能,至少她敢怀疑:这仿的是不元代其它的什么纸,而是传说中的明仁殿纸。只这一点,就强过九成九的字画鉴定师。


暗暗惊奇,林思成又点了点头。


叶安宁的眼睛越发的亮,如水波潋滟,熠熠生光。


嘴唇微微颤动,可见有多激动:“字呢,像谁?金琮,还是……董其昌?”


听到“董其昌”,林思成被震的呆住了一样。


叶安宁所说的金琮,是明中时期的书法家金琮。他一辈子就干一件事:仿赵孟頫。


画也仿,字也仿,仿到别人把他的原款挖掉,添上“赵孟頫”三个赵体,就能当真迹卖的程度。


项墨林就这么干过,如今珍藏于故宫的金琮《行书诗卷》和《临赵孟頫帖册》,就是这么来的。


关键在于最后的“董其昌”:现董其昌存世的作品,无论是字还是画,更或是拓帖,全是他中晚年书法风格趋于成熟后所留。


而这幅字却是他中举之前,青年时期所作,无论是起笔、笔势、笔力、笔意,都有非常大的区别。


而且这还是临摹之作,与个人书写风格相关的痕迹更少。


但叶安宁依旧能从字里行间找出董其昌痕迹,这得多强的眼力和鉴赏功底?


强成这样,没办法不让林思成佩服。


如果非要做个对比,林思成也就强在知识储备,知道赵孟頫的真迹具体长什么样,以及懂得一点梵文。


厉害了,叶表姐!


他的表情很认真:“安宁姐在国美读的艺术鉴赏(中外美术方向)对吧,只读了五年?”


叶安宁不明所以,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不考研的话,最多就能读五年!”


我问的是这个吗?


林思成想说的是:学得再好,再精,也不过五年而已。


如果国美教出来的学生都有这个鉴定水准,哪还有北大、西大的活路?


林思成也算是知道:厉害的不是保力的鉴定师,而是叶安宁……


“安宁姐,那这残轴又是谁鉴定的?”


“首鉴,复鉴都是我……所以我一直偏向于,这是董其昌的仿笔……还有……”


叶安宁稍稍一顿,眼神落在画圈上,又眨了眨眼睛。


说准确点,那方圆形的人字章……


林思成又惊了一下:她连项墨林的防伪章都认得?


所以她很清楚,这就是清廷内藏……


林思成眯住眼睛,控制着悸动的眼皮,又看了看边上的两位领导:“但你们公司的领导和鉴定师,都不认同?”


“对”叶安宁抿了抿嘴,“鉴定老师说,这幅字中的笔势、转折、笔意,与董其昌的风格都大相径庭,与赵孟頫的特点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林思成不知道说什么的好:这是董其昌年轻时仿的,风格还没有定型,能像了才怪?


这等于什么?等于叶安宁把最准确的鉴定结果摆在所有人面前,甚至强调过无数遍,却没人信。


鉴定师不信,领导不信,甚至连卖家也不信!


不然马老师不会是现在这样的表情:好笑中带着点讥讽,鄙夷中带着嘲笑。


但话说回来:刚大学毕业,给的还是这么离谱的鉴定结果,脑子有坑才敢信……


看林思成不说话,眼中却满是佩服,欣赏,叶安宁的脸慢慢的红了起来。


不是害羞,而是兴奋:林思成不说话,就等于默认了最终的结果:董其昌仿笔,宫廷内藏……


当林思成微不可察的点了一下头,叶安宁的双眼蓦然睁大,纤长的睫毛随着急促呼吸轻轻颤动,从耳尖蔓延至锁骨的红晕如同初绽的蔷薇。


忽然,她又咬住下唇,眼中泛起水雾,一眨不眨的盯着林思成的眼睛。


乍一看,像极了眉目传情。


但一瞬间,林思成就读懂了她的意思:买,林思成,你赶快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