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播种计划与再破记录(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彪,最近要走水吗?我需要一批国外的农药,你帮我带点。”


阿彪是洪中的堂兄弟,原名洪彪,和洪中的关系不错,上次的农药就是洪彪帮他带的。


“没问题,阿中,你把清单发我就行,货到了我再通知你。”


洪彪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阿中,最近生意怎么样啊,实在不行,就来和我一起干吧,很赚钱的啦。”


“生意还可以,赚的肯定没有你多,但也没什么风险,小日子挺舒服的,阿彪,你有没有想过也转行做正规生意啊?”


“哈哈,还没,如果我也和你一样收手了,谁来帮你带农药啊,对了,这么贵的农药是谁在买啊,能不能介绍我给我认识一下?”


阿彪做的生意很杂,香烟、食用油、化工原料、蔬菜等等都做。


蔬菜主要是供港水货蔬菜。


因为港岛蔬菜市场被各大菜栏把控,高度垄断,价格极高,走水蔬菜的利润也很丰厚。


想到这里,洪中看了看才从陈菜农那里拿回来的蔬菜,品相一绝。


小菜农竟还对农残有追求。


这样的蔬菜如果到了港岛,想必会更加如鱼得水。


可惜,规模太小了。


“是个小菜农,挺有意思的,有机会再介绍你们认识吧。”



中午的太阳有点毒辣,菜农们都早早缩回了家。


“家志,地已经翻耕好了。”


“嗯,下午我就去撒点生石灰,暴晒两天再耙一遍,就可以播种了。”


“秀才,计划播什么种子呢?”


听到陈家志和李秀的谈话,在门外修理锄把的李明坤好奇问道。


陈家志想了下:“还是藤藤菜吧。”


李明坤不解:“怎么还种藤藤菜呢,最近市场上藤藤菜有点多啊,价格已经顶不住了。”


“是啊,感觉天气要好转几天了,现在这季节,叶菜一天一个样,市场上的菜只好越来越多。”


听着动静,郭满仓、戚永锋以及其余几名等着吃饭的菜农都凑了过来。


“我是不敢播藤藤菜了,本来价格就更便宜,还不坚挺,后面还得跌价。”


“对头,多种点其它菜吧,菜心、芥兰什么的都不错。”


陈家志想了想,提醒道:“上次下雨是5月6日,这才晴了几天啊,不到四天,你们这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几人卖菜时间比陈家志早几天,靠着小拱棚里的速生藤藤菜都卖了一段时间高价。


收入尚可,都缓了过来。


小拱棚亩成本500元,就这七八天时间,成本就收回了大半,关键是衔接上了露天叶菜,基本步入正轨。


然而,和陈家志一比,收入就远了,而差距主要就出在价格更高的菜心上。


几人当时为了求快,以及保下限,选择了藤藤菜,现在缓过来了,就想着追求高收入。


每斤相差几毛钱,累计下来的收入差就大了。


陈家志每天两百多斤菜心,同样数量的空心菜收入要少接近小一半。


谁看了不羡慕。


李明坤说:“主要是价格,我感觉明早藤藤菜就得跌价。”


郭满仓:“这天气太好了,只要水分跟上,这藤藤菜一晚上就能长高一节,再晴几天,市场上的菜会越来越多。”


陈家志:“也不影响现在播种,现在播的种子可要20天后才能采收。”


一看众人的表情,陈家志就懂了,即使最信任他的戚永锋,也对空心菜不太感冒。


即使关系再亲密,看他种菜心赚得多得多,心里都会不得劲。


菜农的劣根性。


价钱好的时候大量播种。


价钱露出颓势减少播种。


等烂市了,可能地里的活都不想去干了,干着没劲。


这个年代应该还没有出现过蔬菜烂市,菜农们的经验很少,但趋利避害是本性。


什么赚钱就种什么。


但也可能正好中了市场的圈套,另外,陈家志明确知道五月末暴雨的厉害。


暴雨后蔬菜行情肯定会上涨。


这时候追播一批速生叶菜能正好切中市场的缺口,暴雨后再筹备台风季的蔬菜,每一批菜都能踩在最佳点位上。


陈家志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至于众多菜农能听进去多少,就各安天命吧。



一觉睡到下午四点,陈家志才起床,敖德海、赵玉两人在浇水,李秀在间苗。


“李秀,你去摘豇豆和菜豆吧,多摘点,摘了我好打药。”


李秀戴着草帽,穿着防晒的长袖长裤,脸上已全是汗水。


陈家志其实很想让她回去。


但才多了四亩地,李秀也清楚知道她才是间苗的主力,陈家志不擅长也不喜欢间苗。


这时候估计劝也劝不动,好在间苗除了晒,相对安全,只能先由她。


李秀摘豇豆时,陈家志就在旁边插蓝板,主要是为了防治蓟马。


此外,也可以监测虫害动态。


今天豇豆采摘得比较狠,许多可以留到明后天采摘的豇豆都直接采摘,比较嫩的就拿来自家泡豇豆,酸豇豆肉沫下饭,也很难吃腻。


摘完豇豆,陈家志开始打药,敖德海两人也去采收叶菜,李秀则一根又一根丝瓜剪得十分带劲。


今天菜同样有点超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