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我想跟着你干(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般来说,中大型批发市场的档口才是一个城市的蔬菜集散中心。


花城也是如此。


一些稍远地区的蔬菜基地,如增城、东莞、惠州等地的蔬菜基地都是通过档口中间商卖菜。


乃至外省的蔬菜基地也是如此。


只有城市近郊的菜农才是自己流动到批发市场卖菜。


而近郊以保鲜期短的叶菜为主,比外地菜更新鲜,货架期也更长。


只是近郊的菜农在最近的暴雨中都损失惨重,加剧了供应短缺。


现在看来,增城、东莞和惠州的蔬菜基地也可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陈家志大致猜到缘由后,便不再犹豫,直接开口喊价。


“空心菜二块五!丝瓜和苦瓜都是两块!”


“嫌贵的可以先走了!”


陈家志大喊一声,结果无人离开,瞬间他就意识到喊低了,只涨了一毛。


但话已出口,也不好再变。


有人问道:“菜心呢?”


陈家志抬头看了看,是个挤在前面的小个子男人。


“菜心已经被订完了,这几天都没有,要等10号去了。”


“匀一点给我行不行?”


“不行,都是长期拿我菜的老客户,价格差不多情况下,我肯定优先保障他们。”


近几天市场火热,陈家志面对新客,都会反复把对老客户的优待挂在嘴边。


就为了给人留下印象。


以期望后续能把更多的新客逐渐转化为稳定的老客户。


小个子男人有些失望,但还是另报了40斤空心菜、10斤丝瓜、20斤苦瓜的订单,是一个不错的大单,给陈家志贡献了160元收入。


陈家志让戚永锋开始卸货,他则拿笔和本子开始记录订单信息.


也有客户自己提菜走人。


等第一波客流走完,戚永锋骇然发现菜少了三分之一,此时才过了半小时,刚刚两点左右。


“这卖得也太快了。”


陈家志笑道:“今天比昨天是要快一点,花城附近蔬菜基地的菜应该也不多了。”


他往旁边看了看,易定干也卖了小一半的菜,李明坤和郭满仓又一次见底了。


一边装菜,陈家志一边和戚永锋分析着周边蔬菜基地的情况。


其实也是对自身了解信息的梳理和回忆,后世他虽然没在花城了,但全国信息越来越畅通,蔬菜也是如此。


尤其是花城,是全国菜心种植户和商贩都关注的地区。


只要花城一缺菜,一两天之内就立马有外地菜填上。


导致靠信息和时间差赚钱越来越难。


但现在通讯还极为不方便,别说手机了,大部分菜贩子连BB机都没有,交易大都靠面对面。


所以再过几年很多菜贩子靠信息和时间差发了财。


但现在还不行。


陈家志想着这几天看的杂志,蔬菜供应整体是偏紧的,也就是全国各大城市都缺菜。


珠三角作为改革先锋地区,人口汇集之地,蔬菜的需求更大。


花城受了暴雨的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