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完美的交接棒(求追读!)(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志,李秀,过来吃早饭了。”


直到陈家芳的喊声传来,李秀才把理整齐的钱放好,然后一起过去吃饭。


早饭是泡的芥菜配稀饭馒头,芥菜是易定干此前种的,吃起来酸脆爽口。


陈家志对没买到芥菜种子耿耿于怀,说:“这泡芥菜不错,易哥,用的什么种子,合适我也种点,丰富下菜品种类。”


易定干回道:“种的水东芥,现在气候可能没那么合适。”


陈家志:“那算了,有空了我再去买点。”


芥菜也是珠三角重要的叶菜类作物,可能仅次于菜心和白菜。


品种主要有水东芥、大叶芥和芥菜变种梅菜。


水东芥口感最好,是高端市场主要品种,而大叶芥耐热性更强,是夏季种植主力。


芥菜的变种梅菜则是‘梅菜扣肉’的梅菜。


芥菜在消费市场上的需求很稳定,也可以作为未来菜场的主力品种之一。


易定干说:“你挑种子眼睛毒,买的时候帮我带点,我也准备再种点芥菜。”


“可以。”顿了顿,陈家志又说:“易哥,你有没有觉得你现在地里的菜太杂了,与其什么都种,不如专攻几个品种,稳定大于一切。”


易定干:“同一个品种面积种多了,遇到菜不好卖的时候就难搞了。”


陈家志:“这几年国家搞改革,经济发展很快,酒店餐饮和日常消费蔬菜消费需求很旺盛,尤其是酒楼酒店和各种工厂,只要能稳定供应几个大客户,销售根本不用愁。”


易定干:“酒楼酒店和工厂的单子,哪有那么容易拿哦。”


陈家志放下筷子,指了指自己:“你亲眼所见,我现在那群客户,估计就有好几个在配送酒楼酒店和工厂。


要想取得他们的信任,关键还是得保持供应稳定。


你卖个几天半个月就没菜了,或者是换了品类,人家买着也不放心。”


陈家志又接着举了几个市场上的例子,向易定干传输自己的经验。


两人交谈的时候,李秀和陈家芳就安静的吃饭,听着陈家志如数家珍的说出一个个客户的信息。


颇有点指点江山,挥次方遒的味道。


这都是小菜农生存发展的经验,在这个年代很有杀伤力。


菜篮子工程和市场改革才几年时间,职业小菜农的数量比大菜场多不了多少。


且南方职业小菜农很多都是背井离乡,不仅对技术、种子、农资等缺乏认知,对大城市的蔬菜供应市场更缺乏了解。


单靠大菜场满足不了现有市场,存在着大量的发展机会。


前世是二姐和姐夫带着他闯,步履蹒跚。


这次不管易定干会不会给他打工,仅凭两人的关系,他也愿意分享一些经验。


易定干也不是傻子。


陈家志已经用实力证明了一切,昨晚易定干甚至不敢面对他火热的战果,早早溜回了家。


而现在他说的每一字每一句也都是干货。


易定干沉吟道:“兄弟,你说我种什么品种合适?”


陈家志:“和我一样,菜心、芥兰、芥菜为主,稳定保持长期有货,有多余的地再搭配种其它蔬菜。”


易定干:“会不会和你有生意冲突?还有长期重茬,病虫害会越来越多。”


陈家志笑了笑:“完全不用担心,等你菜也多了,我们完全可以分开两个市场,花城的蔬菜市场很大,批发市场也很多,除了花城,还有深城和港澳,国内其它大城市,乃至其它国家~


至于重茬,暂时管不了那么多,我们本来就是流动人口,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每三年换一次地很正常。


等什么时候我们做大了,再来考虑长期基地。


当下我们要做的是赚钱,赚钱,还踏马是赚钱!”


看着野心勃勃的陈家志,易定干和陈家芳都有些愣神,没想到他考虑得如此长远。


李秀也听痴了,怔怔的看着他。


易定干缓了过来,问:“兄弟,你昨晚卖了多少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