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华兰!(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氏和王氏也聊起日常,双方时不时将目光放在盛华兰与江昭身上,都是越瞧越满意。


海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她特意书信让长子归家相亲,自然是早早就相看过盛华兰。


勇毅侯独女教出来的姑娘,哪怕是放到汴京的名门贵女里,也是丝毫不差。


更难得可贵的是盛华兰出身低,且小时候吃过苦,知足懂事,没有半分骄横之气,这就非常难得。


王氏不必多说,江昭的光辉实在太明显,举止间却又没有丝毫倨傲,哪有不满意的道理?


江昭则是时不时与盛长柏聊两句,谈一谈读书学文的事情。


一行人各聊各的,场子也不算冷淡。


不一会儿,瞧时机差不多,盛纮抚须一笑:“江老兄,盛某前些日子收藏了一副唐时名家书法,老兄要不要一起去瞧瞧?”


“也好,也好。”江忠点头,两人往书房走去。


“哎呀!前些日子宥阳老家送来一些鲜花,大娘子要不去选一些?”王氏说道。


海氏连连点头:“那可真是沾着光了!”


两人往外走去。


“长柏,扶我去吃药。”盛老太太一说话,堂内最后的两人也离开。


如此,仅剩江昭与盛华兰两人,分坐左右。


场子一下子就冷清不少。


盛华兰耳根子泛红,双手附于腿上,低着头却是紧张得不敢说话。


江昭也不意外,端正身子,从容问道:“久闻盛氏书香门第,老太太出身勇毅侯府,王大娘子更是出自太师府,不知盛姑娘平日里都学些什么?”


“学有《女诫》、《女训》、《论语》、《孟子》,诗书,四艺十雅,纺织、刺绣、制衣,没事也会学着管管田产铺子。”少女温声细语,柔和动听,如细水娟流一般。


说着,盛华兰悄悄抬头,怎料却江昭也恰好望向她,她慌乱低头,腮边尽是红晕。


“可会无趣?”江昭又问道。


“也......不曾无趣。”盛华兰低声答道。


“哦?”江昭温和一笑:“我自认读书有些天赋,可要真是长时间读起书来,也会无趣呢!”


盛华兰有些意外:“江公子那么成器,竟也读书无趣?”


“成器?”江昭一笑,望向端庄少女,说道:“我自是成器的。”


封建社会,插钗议亲,说话也不可轻浮无状,江昭也只能有限的活跃气氛。


“啊?”盛华兰有些茫然的抬头,这不是夸人的话吗?哪有自己说自己成器的?


她一抬头,却是看见青年一副调侃的样子。


两个问题一问,又抬头这么一瞧,盛华兰也意识到青年并不难相处,心中紧张一下子就缓和了不少。


“公子年少即游历天下,声名响彻两京一十三省,自是一等一的成器。”


女子矜持贤淑,可怎么着也不能长时间的单方面的问话,盛华兰适当斟酌语言,轻声问道:“待到二月,公子可要入京科考?”


“自是要的。”江昭点头。


盛华兰微微低头:“那小女子就预祝公子金榜题名,事事顺遂。”


话音未落,王若弗的贴身丫鬟端着一个盘子走上前,轻轻的放在江昭边上,又恭谨退了下去。


“嗒!”


轻微的落盘声音,让少女的头越发的低,脖颈、耳根,越发红晕,白皙双手伸入袖口,紧紧捏着衣裳。


本来已经不再那么紧张,一瞧见玉簪和盘子,又猛地紧张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