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八章 小阁老?(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阁老】这个称呼,其实还行!


要是三品以上的大员,让人称呼“小阁老”,那未免是有一种捧杀的意思,甚至有可能是政敌使的计策。


不过,他区区六品小官,又是年轻一代,让人称呼“小阁老”,意义又是不一样。


六品小官,名扬天下,少年英才。


这样的标签一经组合,“小阁老”的称呼则是偏向于一种纯粹的认可和赞誉。


并非捧杀之计!


当然,这也不乏韩章入阁了的缘故。


韩、江二人,一者为师,一者为徒,相似之处不少。


韩章是榜眼,江昭是状元。


韩章出身相州韩氏,江昭出身淮左江氏。


韩章少时即有贤名,“一疏奏罢四宰执”而名震天下;江昭少时即有神童之名,“韩门立雪”佳话而名扬天下。


韩章早早纵横庙堂,三十七岁入阁;江昭出道就打巅峰赛,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论怎么看,两人都是非常相似的师徒。


江昭,简直就是韩章的强化版。


如此,也就怪不得有些人希望有生之年一观“一门两阁老”的佳话。


小阁老的称呼,也就自然而然被安到了江昭的头上。


既然不涉及算计捧杀,江昭心中就安稳了不少。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小阁老!”苏轼重重喊了一句。


江昭一怔。


嘶~!


哪怕是以江昭的修养,也不免脸色微红,面上不自然。


“子瞻,莫要调笑。”江昭一脸严肃的批评了一句。


说着,他轻轻抬起筷子夹菜,一脸的平静。


“子川何故假作平常?”见江昭故作严肃,苏轼拍了拍大腿,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不笑还好。


这一笑,江昭的严肃一下子就去了七分,心中也未免有些忍不住。


嘴角不自觉的上扬,江昭又是想笑,又是想严肃,愣是憋的脸色发红。


这一来,章衡、苏辙、曾布几人也是齐齐一笑。


空气中一下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江昭好歹也是善驭神色的人,不多时就面色如常,唯有微红的脸,仍是说明着什么。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江昭轻叹,扫过几人:“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要怪,就怪你们影响了我!


“哈哈哈!”


又是一阵笑声。


“饮酒,饮酒!”江昭举了举杯,不得不结束这场调笑。


“来来来!”


几人相视一笑,五杯齐举。


因章惇与曾巩的特殊情况,眼下七人小团伙仅有五人在京。


章惇是因不服侄儿章衡名次比自己好,主动弃了进士功名,有意重考,是以未曾再度入京。


只能说,有才华的人就是随意。


不过,章惇也的确有自傲的资本。


章惇虽为章衡的族叔,但年纪却比章衡小了十余岁,如今也才堪堪二十出头,根本不缺三年重来的时间。


曾巩则是未考上庶吉士,科考过后未考上庶吉士的二甲、三甲进士都得外放。


如今,曾巩已经外放太平州司法参军,从九品。


估摸着是为了让人少说闲话,亦或是有些失望,反正他的老师欧阳修并未出手相助。


否则,哪怕是三甲进士,有大佬背书,也完全可以从八品官做起。


五人齐齐一饮而尽。


就在这时,一道有些意外的声音传来。


“子川?”那是一位英武少年,恰好从五人所在的雅间边上通过。


“仲怀?”江昭一怔,起身相迎:“快请入座。”


“这位是?”苏轼好奇道。


“在下顾廷烨!”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