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直播乡村的完美人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倒牛奶危机(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按照这种产量,哪怕是淡奶期,每天二十公斤的产量,一天的奶也足够塞满整个冰箱的冷藏室了。


因此,在产奶期里断了销路,绝对是让奶农最头疼的大事了。


也怪不得林叔顾不上腿伤,也要出门去找销路了。


“能往奶厂送吗?”


李启文记得县里有个奶制品加工厂。


“厂里不收盘奶的,只收管道奶。”


林小婉解释:“散户的奶不满足厂里的检测标准,厂里只认奶站的货。”


“借口罢了。”


李启文不相信这个理由。


奶贩子和奶站里的猫腻太多了,他都有所耳闻。


早年间,一些奶贩子为了增加收入,会往奶里兑水。


但兑水之后,牛奶的理化标准就不够了。


于是就出现了调奶的工艺。


所谓的调奶,就是往牛奶里加双氧水,庆大霉素,维生素C,蛋白粉,乳清粉,脂肪油,甚至食用碱,来让牛奶符合奶厂的检测指标。


有时候加碱过头了,还会加点硫酸来中和。


这些调奶人,基本上都是奶贩子,或者运奶车的司机。


而这些调奶用的添加用料,多半都是出自兽药。


因为添加这些东西以后的牛奶成分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六七个小时之后就会失效。


因此必须保证这些牛奶在一定时间内送检。


于是,运奶车的司机的驾驶座底下,都放着双氧水等“调奶料”。


等到了厂里,快要送检的时候,临时再打开盖子往奶罐里倒。


近些年的情况虽然好了些,但兑水的事也屡见不鲜。


奶贩子基本上都和奶站的检测人员有关系。


只要关系硬,哪怕是质量不达标的奶,一个电话也能变成达标的货。


这也不得不倒逼乳企普遍增加闪蒸发机,来对源奶进行加工。


所谓闪蒸发机,就是瞬间把牛奶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分,这样牛奶的蛋白含量等指标才能达标。


而蒸发掉的这部分水分,就是奶贩子们兑进去的水了。


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奶贩子会严格把控销售渠道,还会划分地盘。


一个区域内的奶,就只能由一个贩子收。


由此产生的争地盘,打架斗殴事件,也屡见不鲜。


那个蔡叔,明显就是控制附近几个村镇奶源的贩子。


林叔和他闹不愉快,手里的奶肯定卖不出去了。


想了想,李启文问:“现在散奶卖多少钱一公斤?”


如果价格合理,把奶拉去县里,挨个小区转悠着卖,也算是个办法。


但林小婉懂他的意思,叹息道:“散奶卖不动,今年的价格太便宜了,才卖三块钱一公斤。


而且县里周边也有牛场,也有养殖户,奶太多了。”


听她这么说,李启文也不禁替林叔犯愁。


鲜奶没办法保存,这里离县里也远。


开车拉过去卖,光是来回油钱就得将近七八十块。


如果奶卖三块钱一公斤,那光是油钱,就得烧掉一多半的奶钱。


送到县里,哪怕全卖光了,也是赔钱。


这种情况下,把牛奶倒掉,反而是赔钱最少的办法了。


意识到这点后,他脑海中不由得又回想起了此前唱过的旋律。


钱不好挣啊!


经济环境不好,倒牛奶的事,居然都发生在他身边了。


眼看林小婉愁容满面,他沉思片刻,开口宽慰:“没事儿,我来想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