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有烛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二章:岁大饥,人相食(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待她走后,所有人冲向那些地主乡绅家中,找到了粮食,储存的菜,还有地契,房契,金银财务。


所有人唾骂着地主乡绅,但动作很实诚,为了这些财物,起了争斗。


铁匠这边,也来了几个铁匠,他们眼馋猪肉,献上了珍藏的矿石,用来一起打造。


铁匠同意了,夭夭说普通铁剑,但他可不敢真的给普通的。


那些铁匠也一同帮忙。


回到村子,夭夭将事情告知阿娘,阿娘没有骂她,只是紧紧抱着她:“世道混乱,那些乡绅却如此逼迫,你杀的好。”


“阿娘,我想阿爹了。”夭夭抱着阿娘,以前有阿爹在的时候,她什么也不需要忧心,她是无忧无虑的夭夭。


阿娘流着泪,抱的更紧了:“村子里已经很好了,你去找你阿爹吧。”


“我不去,我守着阿娘。”夭夭道。


“阿娘也想他了,但阿娘走不动了。”阿娘抹着眼泪:“你武功已经有所成,可以去将你阿爹带回来了,莫要让你阿爹,做了孤苦无依的游魂。”


夭夭沉默了,良久,他道:“我会教他们武功,等他们有所成,我再去找阿爹。”


她放不下阿娘,也放不下桃源村,可她也想阿爹回来。


是生是死,总要知晓,要带阿爹回来。


“去练功吧。”


夭夭练功更努力了,开始教导村子里的孩童练武,教导他们要保护村子。


第二日,她又带走了大肥猪,又让他们打造几柄剑,才知为了乡绅的财富,造成了混乱。


夭夭的出现,吓的所有人都不敢争抢了,那些抢夺到的,更是将财物送了回来。


村子里生活已经富足,她并不贪婪,将财富分给了城中百姓,暗中多给了那位乞儿一些。


虽然她的分配,让那些本来抢夺更多的人不满,但却不敢表现出来。


一时间,几乎整个县城的人,都在感激夭夭。


县丞的官差,不仅不敢捉拿她,还匆匆避开。


七柄剑打造好了,都是好剑,还给她准备了剑匣,她将牵来的大肥猪赠送给了铁匠们。


她只想公平交易,不想依仗着武力,占他们便宜。


夭夭背着剑匣,回了村子,一个月后会取新的剑。


孩童的天资不如她,练武精进缓慢。


夭夭在桃林闭关了半年,将七星剑诀拆分,每人练一剑。


孩童们修炼容易起来,精进还算快。


眨眼间,夭夭二十六岁了,孩童们有所成。


她看着阿娘满头白发,心中莫名浮现担忧,她怕阿娘老去,如祖母一般,埋进土里。


她想陪着阿娘,但阿娘天天念着阿爹的名字。


此刻她,武功已经很厉害了,七星剑诀大成,可轻易斩出四丈剑芒。


她背着剑匣,在村外连斩三十七剑,硬生生斩出一个深渊来,将桃源村与外界隔绝。


她用锁链连接两边,村里的武人,可以踏着锁链离开。


村里的孩童们已经成长,他们可以去县城娶妻回来。


如今干旱更加可怕,她时常送一些水和食物去城里,救活了不少人,朝廷的官差对她充满了敬畏。


她给那些孩童挑了妻子,也将之前铁匠带入村中。


做完这一切,她将黑球放入木盒,交给阿娘,说将来有洪灾可取出,抛入空中,问清楚了父亲的方向,策马北上。


当年参军的人,都去了北方,北方的草原入侵,乾国已经丢失了十余座城池,被劫掠了不知多少人口和粮食。


远离县城,一路向北,目光所及,毫无生机,干涸的大地,干枯的河床,累累白骨,无声阐述着天灾的可怕。


约莫走了一个月,她终于见到了一家三口,他们正在烤肉。


孩童坐在火堆旁,留着口水。


父母二人看着火堆上的肉,泪流满面,一旁还有小孩儿的破烂衣衫。


夭夭忽然觉得胸口堵的慌,她耳旁响起了阿娘的声音:岁大饥,人相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