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乾元筑基功(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咚……”


道院深处传来渺渺钟声。


李玄英说这是‘开静’,钟声过后,如都务院、都教院、都考院等辖管各种事的院司才会开门。丹坊,藏书阁等也是一般。


还有,若有道师讲课,通常也是在开静之后。


与之相对的自是止静,应阐昨晚入眠得早,所以没有听见。


开静之后不久,李玄英便再次离开院子,应阐猜想应是听讲去了。


道院乃是效仿的上古道场,院中虽无仙真神圣,但也常有道师讲课。


院中便有一张课表,应阐认真看过,若他所记不差,今日确有一位道师开讲,不过讲的乃是符箓之道。


像这一类课业,应阐并不急于接触。


他自知于修行一道,自己便如初生婴儿,还没学会说话、认字,便急于去读诗词文章,显然是无用功。


李玄英走后,应阐在院中打了一套养生拳,权当舒展身体,通经活络,便回到了屋中,打开行李略作整理——


拢共也没什么物什,几件新旧衣物,一并叠了放好,弓需悬在墙上,柴刀则可丢到柴房……


最紧要的,莫过于那十三本书。


应阐全数收到书房中的木架上,摆放整齐,唯独抽出云篆书和载物志来,带到桌前。


这时,他又想起屋内没有火烛,好在此时正当白昼,应阐支起窗棂,天光自然漫入书房。


他便借着天光,翻开云篆书,细读起来。


云篆书的内容,与想象中有些不同,它并不是说文解字,而更像是一篇有注解的道经。


通篇都是眇莽之内,玄冥之外;生乎空洞,生乎太无;太无之变,空无之化……


应阐逐字逐句地读,渐渐明白讲的似乎是炁的本源,炁的演化,又似乎是天地的本源,天地的演化,无的演化,有的演化……


他虽然也学过一些道经,但是真正理解起来,还是太过晦涩了。


好在用于学习云篆,却似不难。


那日,老道说俗世中的文字,也是源于云篆,果然不是虚言。


这一个个的云篆看起来极陌生,但明了其意之后,再对照文字,便不难看出演变的迹象。


有了这般发现,以应阐的聪慧,记忆起来并非难事。


他不由大为振奋,也更投入其中,不知不觉,就是几个时辰逝去。


日头早已过了中天,应阐终于一停。


虽说伏案苦读,身体并不如何疲惫,但仍是一件耗费心力的事。


他打算暂歇片刻,也借着放松心神的功夫,读一读其它书籍。


应阐遂又取过《载物志》。


此书与他曾经读过的一本博识、博物的杂纂同名,内容却是大不一般。


翻开书封,首页乃是书目,只第一章,便吸引了他的目光。


六洲四海。


应阐只觉,有道纱帘正于眼前徐徐打开,他也终于首次,看清了这一方天地的真容。


原来此界真是天圆地方,统有六洲四海,灵山无算,诸多洞天福地,隐介藏形,仙与魔,皆显圣迹,神与佛,布道四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