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乘霞凌波,饮酒论道(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玄英道:“师兄喜欢,这里还有,徐师兄定不会介意。”


“实在不行,改日我们再寻好酒,埋回此间就是。”


“正是此理。”


应阐连声称好,遂又畅饮一口,才道:“玄英,接着说说徐师兄吧。”


“徐师兄他,资质不佳。”


李玄英思索着,缓缓道来:“听说,徐师兄的祖上,也曾在道院之中修行,只是天资平平,最终没能有所成就……”


这个故事的开始不甚出奇。


天资平平的徐祖,却有一位天纵之才的好友。


在他迟暮那年,已是玄都高真的友人给他留下了一件福泽子孙的信物。


持此信物来到玄都,便可以拜入这位高真门下。


徐远正是带着信物而来,但他的资质,比之其祖犹有不及,彼时甚至这位高真,都不对他抱有期望,甚至认为他在虚度年华,劝慰他可保留信物回返尘世。


应阐听到此处,只觉讶然。


以玄都派和道院的作风宗旨,竟会拒绝向道之人,这位徐师兄的资质,恐怕不是仅仅‘不佳’那么简单。


“但以徐师兄向道之坚,自不可能望而却步。”


李玄英道:“徐师兄入道院后,受尽无数挫折,却仍笃行于道。”


“果然天道酬勤,两个月前,徐师兄终是厚积薄发,打通天地脉,筑成大道基,堂堂正正拜入了玄都本宗。”


应阐听着这寥寥数语,似乎便能想象得到,其间究竟略去了多少艰辛。


“我辈当如是。”


他一举酒,痛饮而尽。


日落月升,湖中的晚霞也已换了月色。


两人的闲谈没有随着徐师兄拜入本宗而终结,倒是愈发广泛起来。


“小弟八岁,龆年稚齿,便被带到道院之中。”


“彼时年幼,厌于修炼之艰辛,憎于经藏之晦涩,如何也不肯刻苦学道,蹉跎两载犹不得入门。”


“好在院师不肯扬弃,将我换到甲字二十六院,与徐师兄毗邻而居。”


“受他影响,我才渐知悔改,开始勤勉。”


“如今,徐师兄虽去,我亦能够守志笃行。”


“二三载内,当能跟上徐师兄的脚步。”


李玄英瞧了应阐一眼,说道:“等师兄也拜入本宗,我定介绍你与徐师兄相识。”


应阐摇头一笑:“我才始步尔。”


“初学道法,行之惟艰,小弟亦深有所感悟。”李玄英道:“师兄若不介意,遇到什么疑难,尽可以来询问我。”


“小弟知无不言。”


应阐微微一怔。


他虽内谦,倒是没有畏于修行艰难之意。


但见玄英误会,他也不去辩解,稍一思忖过后,索性顺水推舟,问道:“实不相瞒。”


“我初入道院,弗如白纸,虽言求道修行,却连何谓修行也不知晓。”


“玄英可否为我解惑?”


“师兄正学云篆?”


“其实修行之道,待你入门,道书之中自有分晓。”


李玄英道:“不过师兄既然问了,小弟不揣浅陋,愿为师兄阐明。”


“道家修行一言蔽之,不外一十六字。”


“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但若析分起来,便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昔日,院师讲道之时,便说这一十六字,其实贯乎始终,即使‘炼精化炁’一言,也不仅仅指代炼气,玄光,罡煞,金丹四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