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鸠占鹊巢!(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杨锦文点点头,手里拿着钢笔和笔记本,向两位市局微微点头,迈进了阴暗的堂屋。


“没礼貌!”廖国华讥讽的声音从他们背后传来。


郑康没搭理他,而是向杨锦文开口道:“昨天你在现场待了一天,查到什么了,说说看。”


杨锦文摇头:“师父,我只能肯定一点,不是熟人作案。”


“你这不是废话吗?”郑康心里憋着火,语气一点都不客气。


“有两样东西,我很在意。”


“是什么?”


杨锦文翻开笔记本,递给他。


郑康看了一眼正在滔滔不绝的向市局领导复原现场的廖国华,忙转过身,把笔记本拿在腹部前端详。


杨锦文见到他的动作,低语道:“我昨天仔细看过,廖队说的那种撬棍,就是这种一头扁平的铁棍、或者是钢筋。”


笔记本上临摹着这种撬棍的铅笔画像。


“从门上被破坏的痕迹和受力程度来看,歹徒使用的这种撬棍,应该是在一米左右。”


郑康眯着眼,思索道:“你确定是这种撬棍撬开的门?”


杨锦文点头:“我问过孙路,他们家的门严丝合缝,想要把撬棍插进门缝,而且凶手只用了两下就把门给撬开,百分之九十是这种一头扁平的撬棍。”


郑康琢磨着:“这种东西我见过,一般是建筑工地、或者是干装修的要用到这个东西,还有农村盖房子,石匠也会用到这种撬棍。”


说完后,他又加了一句:“但是你确定是一米?这种撬棍都是超过一米,接近两米长,比较好使力。”


杨锦文回答说:“我倾向于不超过一米,凶手应该在作案前把撬棍给锯断了,这样方便携带,不显眼。”


郑康看向他:“这个事情你没给何队说?”


杨锦文摇头后,又点头:“马队知道,我昨天和马队讨论过。何队他太着急了,只想通过银行这条线索去抓人。”


“还有呢?”


杨锦文从笔记本里翻出夹着的两张照片:“黄小英手腕的勒痕,您能看出什么来吗?”


郑康捏着照片一角,仔细观察着,很明显,凶手在捆绑张小英时,绳索在她的双手手腕缠了好几圈,有的印记明显,有的却很模糊。


郑康问道:“这就是你昨天在老马暗房里待了一整晚,洗出来的照片?”


杨锦文挑了挑眉,疑惑郑康怎么知道这件事儿?


要么是猫子说出去的,要么就是马博明,就这两个人嘴最碎。


杨锦文点头,问道:“师父,您没发现凶手捆绳子的手法很专业?”


郑康眉眼凝重,再次看了看张小英手腕的勒痕,抬起脸来问道:“不是胡乱捆绑的?”


杨锦文刚想要回答,郑康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这时,廖国华带着市局两位领导,走到张小英的卧室门口。


穿着白袍的市局专家,正在一寸寸地搜索着物证,市局技术队那台跟宝贝似的多波段勘察灯,正被一人拿在手上。


杨锦文的瞳孔里全是绿色的荧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