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关灯
护眼
字体:
014 再见二苏(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郎,你随我来。”


送走刘牙郎,吴铭领着李二郎走进灶房,嘱咐说:“你须晓得,每家食店都有自己的不宣之秘,稍时无论见着什么,断不可与外人道。”


“二郎省得!”


李二郎以为是什么火候分寸、调料配伍之类的,当吴铭拉开那扇两界门,二郎愕然瞠目,险些惊掉下巴。


吴铭忍笑道:“进来吧。”


李二郎蹑足跟进,拿眼四下偷瞧。


当闲汉这些年,惯常在食店分茶讨生活,见识过正店的炙肉灶,也看过大相国寺的素斋厨,却从未得见这般、这般……


他形容不上来,入眼的什物十样倒有九样不认识,剩下一样也和他的认知相去甚远。


“敢问掌柜的,这可是灶房?”


“正是。”


“那方才经过的那间屋子……”


“曾也是灶房,眼下当库房使了。”


李二郎恍然,恍然过后又陷入更大的疑惑。


他瞧见顶上吊着的条状灯笼发出炽亮白光,竟比樊楼彻夜通明的灯火更亮三分,又瞥见灶台下铁管蜿蜒如蛇,白墙密室里竟无半扇气窗,却不知如何排烟换气,还有……


吴铭没有解释,也不必解释,他对二郎的定位就是个服务员加临时的洗碗工,各种现代厨具他无需掌握。


走到水槽前,吴铭撸起袖子说:“我教你洗碗。”


洗碗岂非有手就行?李二郎抢着干活。


“你先听着!”


吴铭稍微抬高了音量,积极主动是好事,但要建立在听指令的基础上。


他带李二郎过了遍流程。


洗碗的确是有手就行,李二郎一学即会。


说来也简单,只需把这个叫“洗洁精”的东西挤一些到水槽里,便能毫不费力地洗去碗盘里的油渍,再拧开“水龙头”清洗掉残余的泡沫,最后用干净的抹布擦干水渍,放入“消毒柜”中。


全是些闻所未闻的什物,这个水龙头尤为神奇!


东京城里的水井不下千口,百姓的生活用水皆从井里来,要么请挑夫代挑,要么就像李二郎一样自食其力。若想汲用内城甜水巷里的“甜水”,还要额外花钱。


可这水龙头一拧开就出水,既省时又省力,大内里的御厨房只怕也不过如此!


这位吴掌柜莫不是尚食局的御厨?


李二郎异常兴奋,人一高兴,连刷碗都有劲,不一会儿便将水槽里的碗盘全部洗净。


吴铭挨个检查,见碗盘全部达标,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放消毒柜里吧。”


洗完碗,再做个简单的入职培训。


“本店叫吴记川饭,你可知何为川饭?”


这可难不倒李二郎。


东京城里的食店可大致分为三类:北食、南食和川饭,所谓川饭,就是烹制蜀地风味的食店。


“那你可知蜀味的特点是什么?”


李二郎没吃过川饭,但他知道蜀人喜食姜、芥、川椒、茱萸和酸菜,便说:“蜀味重辛香。”


“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