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关灯
护眼
字体:
044 术业有专攻(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有一事不解:“此粥何以称作‘及第’?”


吴铭早料到会有此一问,已提前做好功课,从容答道:


“此粥原是粤地粥食,相传一书生家中甚贫,隔壁粥贩怜其幼,惜其才,每日便以猪下水生滚的白粥招待之。书生后来高中,心念粥贩赠粥之恩,便为此粥题名‘及第’,称这粥中的三色下水暗合三元及第之意。”


及第粥的确是粤式粥点,只不过,故事的背景是明朝。


欧阳修与梅尧臣相顾沉吟,二人交游满天下,遍读经史子集,竟皆不知此段佳话。


醉翁不禁感慨:“吴掌柜见闻广博,实教老夫汗颜。”


吴铭笑道:“术业有专攻罢了,我是个庖厨,自当深究饮食渊源。”


听得“术业有专攻”五字,这位昌黎先生的“老迷弟”顿时眉开眼笑,击箸赞道:“妙哉!庖厨之道亦合韩公经义!”


梅尧臣却幽幽叹息:“惜哉!老朽迟暮,纵饮此及第粥,亦是枉然。”


毕生未中进士到底是他心头的一大憾事。


吴铭正色道:“圣俞先生饮此及第粥,纵不能登科及第,亦必为进士之师。”


“何谓进士之师?”


“小子听闻,国子监多育进士之材,以先生之学识,可以为师矣!”


“吴掌柜之意,老朽只须饮下此粥,便可入国子监执教鞭?”


“正是!”


梅尧臣抚掌大笑:“承吴掌柜吉言,若得应验,老朽定当携礼来谢!”


言罢舀起一勺热粥,呼呼吹凉,方一入口,温润浆汁便裹着浓香漫卷齿舌,米粥绵绸,下水软烂,细细一品,更有咸香、鲜香、葱香、辛香……等等!


诸般滋味间,独有一味令他瞠目:“粥里可是放了胡椒粉?”


“正是。”


士大夫就是不一样,晨间卖出整整一锅及第粥,愣是没人吃出其中的胡椒味,老梅一口便尝出来了。


欧阳修也已尝出个中滋味,同样惊愕莫名:胡椒粉非我大宋所产,价贵逾金,寻常食肆焉敢添入粥羹?


忽然想起吴记川饭以琉璃杯盛酒,本非寻常食肆,此番又以胡椒粉佐粥,纵观整个东京城,怕是只有正店可比。


这个吴掌柜绝非常人。


毕竟当了二十余年京官,欧阳修比谁都清楚,东京七十二正店的掌柜非富即贵,吴掌柜看着不似富商,定是有贵人相助。


当然,是富是贵都与他无关,比起这个,醉翁更关心另一件事:“此粥所费恐怕不止十文?”


虽说卖给老百姓也是十文,但话要说得漂亮点。


吴铭叉手道:“售与二公,照旧十文。”


“当真?”


欧阳修几疑耳误,梅尧臣亦是一脸的难以置信。


“果真如此,老夫当日日来食!”


吴铭当即应声:“那我便日日温粥,静候二公光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