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关灯
护眼
字体:
056 特制小菜(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盏:肉鲊、蒜泥黄瓜——”


斟酒罢,李二郎奉上第一盏下酒,仍遵照掌柜的嘱咐,为二苏各呈上一碟特制小菜。


但见青瓷碟里,根根菜茎莹白如玉,明黄的蒜末与鲜绿的葱花点缀其间,醋的醇、姜蒜的辛和川椒油的麻先声夺人,酸香中裹挟一缕独特的草木清气,勾得人喉头生津。


王汾有些纳闷:“此为何物,何以独奉二苏,我等却没有?”


胡宗愈轻轻摇头:“吴掌柜未免厚此薄彼啊。”


二苏一眼便认出碟中菜肴,不禁相顾莞尔:“此物乃蜀中特产,唤作鱼腥草,蜀人嗜其异香,外人多难消受。吴掌柜知我二人怀念家乡风味,又恐诸君不喜此物,是以如此上菜,委实有心了。”


“二位苏相公所言极是!”李二郎另呈一盘凉拌折耳根,置于桌案中央,“掌柜的嘱咐,将这一份奉与诸位品尝,若能受此味,自当续奉。”


林希四人纷纷举箸尝试,霎时间,表情与五官齐飞,面庞共鱼腥草一色,煞白煞白的,几欲作呕。


反观二苏,却见兄弟俩频频举箸,竟是吃得津津有味。


四人默然搁箸,皆默契避食,只将目光放在面前的两碟下酒菜上。


肉鲊乃寻常菜式,黄瓜亦是寻常菜蔬,无甚稀奇。


林希四人前日尝过状元楼的肉鲊,免不了要进行比较。


细嚼之后,王汾笑问:“子中兄以为如何?”


林希微微颔首:“仅此一味,堪与状元楼相比。”


苏轼奇道:“状元楼是何去处?听子中兄言下之意,竟似更胜此间?”


苏辙同样惊诧,吴掌柜的手艺已是他生平仅见,莫非东京更有胜者?


林希不禁莞尔:“二位初至京城,不谙其中门道,这七十二正店乃京师食林执牛耳者,状元楼便是其中之一,离这儿倒也不远,其镇店之肴荔枝腰子独步东京……”


厨房里,师徒俩继续备料,至于第二盏下酒,倒不急着烹炒。


宋时宴饮耗时漫长,别看只行八盏酒,没有个把时辰吃不完。


店堂里有二郎照看,在客人换盏之前,他会预先知会的,现炒完全来得及。


临近十二点,眼下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川味饭馆上。


……


“你们确定要去?走过去得十来分钟,而且那家店没有空调。”


陈桂彦看着跃跃欲试的小赵和小林,再三强调。


昨天中午吃完饭,小孙一回银行便大肆宣扬,还真让他说动两个。


小赵当即表示:“没空调就对了,环境越差,味道越正!”


小林当先迈步:“陈哥,走起!”


十分钟后。


陈桂彦领着二人抵达川味饭馆,今天却是挂了门帘,他没有多想,径直伸手掀起,一股凉风霎时扑面!


“这不是有空调么?”


赵、林二人大喜过望。


陈桂彦一脸懵逼:“昨天中午明明没有……”


一夜之间竟然升级了!


不过比起这个,他更关心另一件事:“叔,今天有新菜吗?”


“哪能天天出新菜?”吴建军笑呵呵递上菜单,“今天还是盖饭?”


小赵抢先说:“咱点几个菜吧。”


小林无条件同意,小孙昨天来就吃的盖饭,回去后可是强烈推荐单点,必须听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