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看谁折服谁(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魏仁浦深知他设下的这个考验,能难倒朝堂上的许多人,包括那一向有贤名的赵光义。


否则赵光义不会上这道奏本。


魏仁浦担心赵德秀会思虑过甚,可这句话落在年轻的赵德秀耳中,却有了另一番意味。


看不起谁呢!


“魏公放心,弟子会在一日内自行想通的。”


似赌气,又似为自己打气,赵德秀郑重的留下这句话后就离开了。


赵德秀话语中的复杂意味,魏仁浦自然听出来了。


看着哪怕是这样,走之前都记得对自己恭敬行礼的赵德秀,魏仁浦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孩子!


魏仁浦对赵德秀的嘴硬并不意外,年轻人嘛,就应该气盛争强。


可哪怕对赵德秀愈发满意,魏仁浦依旧不认为,赵德秀能在一日内想通他设下的考验。


一日的时间太短了。


...


迈着黄昏的余光,赵德秀快步朝他的房间走去。


心有记挂的他,连晚饭都不想吃。


一直在殿内等着赵德秀放学回来后能带他掏鸟窝的赵德昭,见赵德秀的脸色沉重,他连忙打消了出现在赵德秀面前的心思。


在打算远遁之时,赵德昭还有先见之明的将那根祖传藤条给偷偷藏了起来。


待回到房间后,赵德秀在房间内将门给落钥,防止任何人打扰到自己。


在隔绝了一切可能出现的外部打扰后,赵德秀从他的枕头下方取出了一本这几日记录的笔记。


前世时赵德秀就养成了将学到的重要知识给记录下来的习惯。


当取出笔记后,赵德秀认真看起上面所记载的内容起来。


“《道德经》有载:“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


“《易传》有言: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秦汉有名将白起、韩信,无罪而遭其主贬杀,盖因...”


...


魏仁浦的确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好老师。


魏仁浦的教学不是枯燥的填鸭式教训,魏仁浦擅长以史为鉴,来教给赵德秀许多道理。


赵德秀也是个好弟子,凡是魏仁浦教授的知识,他都犹如珍宝般记录了下来。


当在安静的环境中重新观赏这些珍宝时,苦苦思索心中疑问的赵德秀,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条模糊的脉络在赵德秀的脑中忽隐忽现,始终无法看清那条脉络的赵德秀,心中愈发急切。


若连魏仁浦“随意”设下的一个考验都无法通过,来日怎么完成心中的志向?


可单凭这些知识,赵德秀要想彻底解答魏仁浦的考验是很难的。


好在赵德秀是个穿越者!


赵德秀是对许多宋初的事不了解,但对李筠、李重进二人叛乱的时间点,是有着大概印象的。


历史上李筠大概在今年四月叛乱,李重进大概在今年九月叛乱。


当下朝野许多大臣都对李筠与李重进二人抱有很大的怀疑,李筠与李重进又不是傻子,朝廷怀疑他们的消息传到他们耳中最多不超过十日的时间。


要是朝廷不怀疑他们,他们花费数月时间慢慢筹划反叛事宜实属正常,但以当下的情势来看,他们哪里来从容布置的底气?


在朝臣狐疑之际,他们还能忍耐数月不反,只有一种可能。


身为天子的赵匡胤,出手安抚了,而且安抚的很有诚意!


当得出这一件事的答案后,倒果思因,许多迷惑的地方渐渐在赵德秀心中豁然开朗。


他终于想通了!


喜悦的赵德秀,第一时间迈出房门,朝着相邻的魏仁浦房间冲去。


来到魏仁浦的房门外后,赵德秀就忍不住敲击起房门。


敲门的声音,引得正想和衣而睡的魏仁浦不满,他正要开口怒斥门外之人。


还未开口,魏仁浦听到了这么一句话:“魏公,弟子想通了!”


赵德秀的这句话直接让魏仁浦惊的从榻上翻身而起。


怎么可能这么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