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以尚武风,安众豪杰(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面对赵德秀的询问,呼延赞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末将的志向是征战沙场,报效国家,不以富贵为念。


殿下将来或定居深宫,或留守开封,臣不愿枯守度日。”


唐末以来王朝累立,当中有几个皇子是愿意上战场的?他们要么醉心富贵,要么醉心权术。


呼延赞其实是个通透的人。


呼延赞是很需要一位明主,但他不会轻付忠诚。


可呼延赞想错赵德秀了。


“赵氏子孙,累世将门,我非无血性之人。


既为皇子,享万般尊荣,若国家有事时,我更当挺身而出。


此言你我可共鉴!”


赵德秀这话一出,不止吕余庆,就连呼延赞都面露惊异。


要知道赵德秀身为皇室嫡长,一言一行皆事关皇室威严,他这话当众说出等同于誓言。


赵德秀说的是他的心里话,大争之世,热血男儿自当以争霸为本!


他的目光,不会局限在一座小小的开封城中,他的志向,更不会局限于权术一事上。


有着赵德秀的这番话,呼延赞的态度软化了不少,脸上浮现考虑之色。


见呼延赞的态度有所变化,赵德秀打算再加一把劲。


赵德秀环顾四周,见这处正是用来习练骑射的校场,心中便有一个想法冒出。


“听闻初唐时期,为扬大唐武威,唐室皇子常行宴射之举,用来招揽安定四方豪杰。


宋承唐统,唐室皇子善武,我为宋室嫡长,愿意效之!”


说完这番话后,赵德秀便看向呼延赞。


自唐以来,因中原王朝时常与外族作战,军中武艺常以骑射为重。


就如大宋禁军中就有明文规定:凡善骑射者,入伍即为队正。


赵德秀是想借唐之佳话,来告诉呼延赞他不止有心,还有能力上战场!


跟着他,立战功的机会多的是。


从方才的对话中,赵德秀知道呼延赞是一位通透之人,他想来能听出自身话中深意。


正如赵德秀所料那般,呼延赞在领会了赵德秀话中深意后,便开口说道:


“若殿下英武,末将自当愿为殿下驱驰!”


在呼延赞看来,若赵德秀真精通于骑射,想来拳术、枪术等武艺也不会差,的确称得上英武的评价。


得到了呼延赞的同意后,赵德秀便对呼延赞言道:


“且为我取弓来。”


不久后,一柄强弓交到了赵德秀的手中。


当赵德秀接过强弓后,教场外的高台上已聚集了不少禁军高级将领。


很多禁军将领如石守信、李处耘、高怀德、王彦升等,都不知赵德秀今日为何来军营。


他们听闻赵德秀在教场后便连忙赶来,原本想进入教场的他们,被慕容延钊拦截在外。


他们只能来到慕容延钊身旁。


站在场外高台的他们,自然见到了赵德秀取弓上马的动作。


众将中的文化人李处耘见到这一幕后,不由得想起了史书上的一些记载:


“唐贞观五年,太宗狩猎于昆明池,期间太宗弓不虚发,箭不妄中,令诸将及高昌王等恭服。”


“唐贞观十五年,太宗赐诸皇子于玄武门外骑射,精兵云涌,展现盛唐一统气象。”


...


初唐皇室武风强盛,常以骑射之举展露英武风貌,安定天下豪杰之心。


而今日皇长子想安定的,难道仅仅是场中那人之心吗?


李处耘念头至此,不由得看了一眼周围的诸多同袍——他们皆为豪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