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五章 陈平遇刘邦(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命人给闾丘仲卿解绑后,赵德秀在留下呼延赞后,屏退了厅内任何人。


接着赵德秀便示意闾丘仲卿坐下来。


赵德秀的态度从冷淡转变为热情,表现的颇为明显。


而这一点让闾丘仲卿颇为满意。


有用则恩,无用则斥,如此明主,才适合在乱世中沉浮。


等闾丘仲卿坐下后,赵德秀率先开口道:


“李牧是战国名将,吾是听闻过他的事迹的。


每次想起李牧的下场,吾便时常扼腕叹息。”


说到“扼腕叹息”时,赵德秀眼神熠熠,哪有半分叹息意味。


铺垫已至,赵德秀将目光看向闾丘仲卿。


赵德秀希望闾丘仲卿接下来的话,能不让他失望。


迎着赵德秀的目光,闾丘仲卿开口说道:


“李牧是一时名将,可赵王却非英主。


而时至今日,郡侯认为占据赵国旧地的刘钧,会是一英主乎?”


世事总是有着许多有趣的巧合。


太原别称晋阳,正是昔年赵国的陪都。


听到闾丘仲卿的询问后,赵德秀断然否决道:“不是。”


赵德秀有此判断,不是他轻视了刘钧。


明主看的是个人韬略,英主的要求则更高。


能被称为英主者,无一不是能强硬压制国内各势力的主君,而这一点刘钧是无法做到的。


北汉的前身是后汉。


昔年刘钧之父刘旻能建立北汉,不是在于刘旻有多么雄韬伟略,完全是河东十二州的本土势力,不愿意臣服郭威,这才转而拥立了刘旻。


北汉先天不足,若刘旻是如赵匡胤一般的雄主,那他未尝不能梳理好国内内政,为刘钧奠定北汉皇室坚实的统治基础。


然刘旻自然无赵匡胤的雄才伟略,再加上他建国后不久便崩逝,刘钧仓促继位,是压不住国内的各股势力的。


当下刘钧,与往年的赵王迁处境类似。


赵德秀的断然否决,让闾丘仲卿见识到了他的敏锐观察力。


结合方才赵德秀态度的变化,让闾丘仲卿愈发确定了心中的一个推断。


“敢问郡侯,心中是否已有一构想击败北汉军?”


闾丘仲卿壮着胆子,问出了他的猜测。


身为一位还未被正式接纳的“前敌人”,闾丘仲卿的这一询问未免唐突了。


可这一件事,闾丘仲卿必须问。


之前赵德秀的表现,让闾丘仲卿愿意弃暗投明。


而这一询问,则关系到赵德秀能让他奉献到何种地步。


面对闾丘仲卿的询问,赵德秀用手指敲着桌案思考着。


沉重的叩案声,配合上赵德秀身后呼延赞那危险的凝视,让闾丘仲卿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好在这一慑人的气氛,在赵德秀的一声轻笑中结束。


“你胆子很大。”


赵德秀说出了对闾丘仲卿的第一印象。


而有些事,就是需要胆大者方可行之。


在评价完闾丘仲卿后,赵德秀从身前案上取出一支毛笔,扔至闾丘仲卿的身前。


“你我心中皆有筹谋,不如写于手心,相互映照便知。”


说完后赵德秀便取起案上的另一支毛笔,见状闾丘仲卿也不迟疑。


不久后两人就都将心中筹谋写在了掌心上。


接着闾丘仲卿率先展开手心露于赵德秀眼中。


闾丘仲卿的手心中,赫然写着“郭开”二字。


见到这两个字后,赵德秀大笑着展开掌心,在闾丘仲卿期待的目光下,他的掌心中同样写着两个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