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0060【几大名校公然抢人】(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没问题了,来我们复旦吧。过了本科线就录。”


“啥?”


“就算你只过了三本线,复旦也录你。三月份来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我发几份往届试题给你做参考。”


在复旦这里咨询的人,可比清北那边多得多。


毕竟,不是谁都能考超高分。


汪主任说“三本线都录”,直接把其他获奖者听傻了。


北师大的阎所长就在隔壁桌,她生怕陈贵良被抢走,当即起身走过来:“陈贵良同学,只要你参加北师大的自主招生考试。可以不看高考分数录取!”


在北师大咨询的获奖者也傻了。


刚才不是说只降三十分吗?


“阎所长,你怎么老跟我抢人?”汪主任不高兴道。


阎所长说:“我们一向重视新概念大赛。去年只有18个自主招生名额,其中7个名额都给了新概念。今年给一个免试名额怎么了?”


汪主任懒得跟女人争吵,对陈贵良说:“陈同学,你可以仔细想想,复旦的情况是最适合你的。你既然稳上二本,还能冲击一本,那免不免试都无所谓。你高中苦读三年,付出那么多心血,免试简直浪费你的努力。是不是这个道理?”


阎所长说:“高考还是有风险的,万一发挥失常呢?”


汪主任道:“人家保底二本,就算发挥失常,难道三本都考不上?复旦只是要求他上本科线。”


复旦和北师大,历来是跟新概念合作最紧密的。


这两所学校派过来的领导,对获奖者有着极大的招生自由度。甚至都不用继续请示上级,就可以破例给出超优渥条件。


阎所长今年40岁,齐耳短发,戴着眼镜。


她就像一个知心阿姨,拉着陈贵良的手说:“我们北师大,对才子是非常重视的。不止是把你招进去,进了大学以后,还会关注你的后续发展。像什么入党啊,参加学生会啊,这些都是有优待的。”


好嘛,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陈贵良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感谢阎所长的重视!”


汪主任急了:“复旦也有优待,陈同学你不要担心。”


厦大和华师大,对新概念的招生政策倾斜,仅次于复旦和北师大。


华师大的陈主任也坐不住了,走过来说道:“陈同学,你可以来我们学校。也是不看高考成绩,而且文科专业随便挑,进了大学还另有优待!”


“华师大给什么政策,我们厦大都可以给。”厦大的高教授说。


由于这四所学校的支持力度最大,因此咨询他们的获奖者也最多。


此刻见四所大学公然抢人,已有十多个获奖者陷入呆滞状态。


米兰在复旦的桌子旁,罗堇在北师大的桌子旁。


他们走到一起,面面相觑。


“陈贵良到底写了什么东西?”罗堇难以理解。


米兰迷糊道:“应该是很厉害很厉害的文章。”


其他获奖者,也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这人谁啊?几所大学抢着要。”


“我也不知道啊。”


“他跟我一个考室的。写作文的时候,监考老师一直站他旁边。”


“我知道,这人叫陈贵良。我认识一个来帮忙的往届获奖选手,他说陈贵良的文章轰动了评委组。明天颁奖之后,还要专门开一场文章研讨会!”


“研讨会?专门研讨他的作文?”


“好像是这样。我们也可以去旁听,到时候还有媒体记者要来。”


“疯了吧?”


“草,我先前在北大那边咨询。你们知道北大给他什么待遇吗?”


“什么待遇?”


“只要过了一本线,北大就可以录取他。”


“一本线读北大?你开什么玩笑!”


“第一届和第二届还能保送呢,一本线为什么不可以读北大?”


“清华也留了他的电话,说是开学以后就讨论破例给名额。”


“谁知道他写了什么文章?”


“我知道,他用古文写的。”


“你听谁说的?”


“一个来帮忙的校友。我那学长是第三届一等奖,这次负责监考陈贵良他们考室。”


“……”


A组一等奖拢共就27人,又全部聚在这间大厅,私底下消息传得特别快。


不到十分钟时间,所有人都知道了陈贵良的基本情况。


同时他们也更加好奇,陈贵良的作文得好到什么程度?才能引来几大名校下场抢人。


萌芽编辑胡玮时,站在大厅门口笑起来。


新概念和《萌芽》又有新的话题人物了,他们已经联络媒体,明天就可以开始宣传。


现在的陈贵良,关乎很多人、很多单位的利益!


——


(感谢Kevin道人的盟主打赏。也感谢大家的月票支持,一下子冲上去十多位。)


这里来一个章节说投票,一人只能投一次,得票最多的大学,陈大侠优先考虑——


清华。


北大。


复旦。


南开。


武大。


南大。


厦大。


中山。


北师大。


华师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