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兄弟们,我可能找到了凡哥史官世家出身的证据(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然。


意思他们明白。


这里面说的是正气的表现方式。


但这些典如果陈凡不解释,估计所有人都是懵逼。


对此,陈凡则解释说道:“在齐太史简说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崔杼将国君杀了,于是齐国的太史就在史册上写道,崔杼大怒,就将这位太史给杀了,然后令他的弟弟来写。他弟弟同样写上,崔杼弑其君。崔杼更是恼火,也将太史的弟弟给杀了,又令太史的另一位弟弟来写。结果,太史的第二位弟弟仍是写上崔杼弑其君……最后,崔杼没办法了,这位太史一家子已经死了两位了仍不怕死,只好让他写在了史册当中。”


这个故事与正气歌里的正气可谓是遥相呼应,无比的体现了什么才叫正气。


同时。


这也让人们对于记录史册的那些史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不过。


了解历史的却是知道。


其实历史当中真正并没有这么多如此有气骨的史官,很多史官也很怕死,甚至有的还贪财,有的甚至还摘抄一些野史进入其中,有的也只是将他当成是一份工作,皇帝叫写什么,他就写什么......。


而陈凡为什么会这样说,为什么要搞出这样的一个典?


这其实反应的是陈凡内心当中对于史官的最高期望。


接着,陈凡又解释起另一个典故:


“在晋董狐笔的意思与在齐太史简差不多,他说的也是春秋时期的故事。当时晋文公被赵穿给杀了,而赵穿又是赵盾的宗亲。所以,赵盾并没有怎么责罚赵穿。于是晋国的太史董狐直接就在史册上写,赵盾弑其君。赵盾就说,晋文公并不是我杀的,你怎么在史册上写我杀了晋文公。董狐就说,虽然晋文公不是你杀的,但赵穿杀了晋文公,你又不处罚,想来你是认可赵穿的做法,甚至你很有可能是背后的主谋。赵盾大怒,董狐就说,要么,你就将我杀了,要么,我还是这样写。最后赵盾没法,只好让董狐这样写了。”


董狐这与齐太史一样,都表现出了忠贞不屈的史学态度。


这也同样是他们因为拥有浩然正气,才不惧生死。


而当陈凡解释着春秋时期两位太史的故事时,江浙电视台摄像机却是对准着陈凡。


虽然现在还只是录制节目。


但……


对于江浙电视台,对于赵如心来说……他们在陈凡身上,似乎看到了一位真正的史官。


而另一边。


跟着陈凡来的5位粉丝,这会儿却是激动不行。


胡扬双手有一些颤抖的在群里发了一个消息:“兄弟们,我可能找到了凡哥史官世家出身的证据!!!”


==


PS:兄弟们,第5章啦,老黄牛都没这么勤奋。是不是,那个啥,月票,月票啊……现在是第10名啦。大白想一想,都已经第10名了,凭什么就不能进第5名……另外,今......天,还有,还有……更。


天,还有,还有……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