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请叫我苏仙……(求订阅)(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的天,这是什么样的诗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简直是千古绝句。”


“我更喜欢这句,但愿人长久,各里共婵娟。”


可以说。


水调歌头这首词,  当真是每一句,每一词都能流传千古。


这样的词作。


别说是与宋朝一众诗人相比,哪怕就是与唐朝一众诗人,也不弱下风。


甚至。


还要超过绝大部分。


“看到没有,这里面有一句写得绝了,我欲乘风归去。”


“老师,这句是什么意思?”


“看这里的归,归是什么意思,  就是我要回到月宫上。一般如果我要去月宫的话,我会说,我要去月宫那里,可他说我这是要回到月宫,这代表什么,代表苏轼这是仙人下凡,我这是要回天上了呢。”


“仙人?”


“是啊,仙人,我觉得苏轼现在应该不叫苏轼。”


“应该叫什么?”


“苏仙。”


这个时候。


陈凡直播间里,早已经爆炸。


其实苏轼前面几首诗作,一众网友看客就已经沸腾了。


这样的诗,这样的词……完全与此前委婉艳丽的宋词不一样。


如果说原来的宋词是委婉,  是艳丽,  是只给歌妓唱的曲子词。


那么。


当你看到苏轼写的诗词之后,你会发现,宋词在苏轼这里却是与此前完全不一样。


宋词不仅仅只是给歌妓唱的曲子词,  而能与唐诗竞相争艳的大雅之作。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凡哥要在最后讲苏轼了,  这个苏轼一出,  简直就是王炸。”


“是啊,以后提到宋词,提到宋朝,苏轼这个人物,那是绝对不能不说的。”


“但好像,苏轼后面被抓进了监狱。”


想到这里,众人内心咯噔一声。


虽然之前陈凡没有以苏轼视角讲苏轼。


但他却在苏辙视角,王安石视角,司马光视角当中讲过苏轼。


在这里面,苏轼一生当中最为重大的劫难,那就是因诗获罪。


对于此。


陈凡自然不会不讲。


“只是虽然苏轼外请离京,但苏轼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亮了。而且,他的诗文每一首出来,都是瞬间传播。新党这一派于是就通过苏轼的诗词下手,最终,苏轼因诗获罪,被捕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说到这里,  陈凡解释了一下乌台诗案:“什么叫乌台诗案呢?乌台就是御史台,  苏轼是在卸史台受审。御史台附近的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就称之为乌台,  所以这场案子又被称之为乌台诗案。”


“之前其实我在讲苏辙的时候讲过,当这个案子出现的时候,苏轼全都招供了。指出,他写的这一些诗里,有很多都是讽刺变法。这里可能很多人有些不理解,这一些诗为什么要承认?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完全可以不承认。但是,刚才我已经讲过苏轼。他与弟弟苏辙不一样,苏辙的性格是更为内敛,但为谨慎。但苏轼却更为开朗,更为豪放,也更为洒脱,甚至还有一些傲气,狂气。是他写的就是他写的,他也不会否认……”


于是。


在苏轼的承认之下,宋神宗就准备将苏轼给杀了。


“真杀啊。”


“看起来应该是。”


虽然不少人都知道,后来的苏轼还是没事。


但当陈凡讲到这一场案子的时候,众人还是不由得内心一紧。


苏轼这个人物他们实在是太喜欢太喜欢了。


他们实在是不想看到苏轼因为写了一些诗而获得如此之大的罪名。


“因为苏轼被抓,他的一些朋友,同事,还有老师积极为苏轼奔走。包括欧阳修,司马光都出面。但神宗并不留情。甚至,后面还有皇太后出面。当然,还有苏轼的弟弟苏辙,以自己的官职力保苏轼。在这里面,在求情里面最为激烈的,还要数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虽然他是王安石的弟弟,但他其实也反对哥哥王安石的变法。见苏轼入狱,王安礼冒死直谏,因其太过于激动,口水都喷到了神宗脸上。甚至,最后还说出,如果你杀了苏轼,那么,史册上就会将你写成昏君……”


昏君一出,全场动容。


他们没想到,苏轼的影响力竟然如此之大。


不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是的。


《水调歌头》这样的宋词可以说是流传千古。


我们现代人能看出这词的经典,做为同时期的古人,他们难道看不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