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想不到吧,我还有《后赤壁赋》……求订阅(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膜拜。”


“膜拜。”


“我也来膜拜。”


《岳阳楼记》一出,岳阳楼瞬间成为了天下第一名楼。


赤壁景区虽然此前没有岳阳楼那么知名,但《赤壁赋》一出,同样让赤壁天下闻名。


与之同时。


赤壁景区这一个4a级景区,也在《赤壁赋》出来之时,一时纷涌而上。


原本仅仅只有一两千游客的赤壁,却是瞬间让赤壁景区突破1万多人。


但哪怕如此。


仍是有无数的游客准备着前往赤壁。


不为其他,  就为欣赏苏轼这一篇传世之作《赤壁赋》。


“那个老兄,谁能给我解读一下赤壁赋?”


“不是很容易理解吗?”


“前面我是理解,我也能理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可后面苏轼不是对这个进行了回答了吗。我有一些搞不清楚,人类面对于自然,面对于江月,面对于宇宙来说,不是很渺小吗?再说,  文中也举了例子,  拿曹操,拿周瑜这样的英雄做为比较。他们这么英武,这么有才,这么牛逼……但现在去哪了呢?这一想,我更感觉我们人类很渺小,有的时候生起一种无力感。”


“其实呢,后面苏轼回答才是精髓。”


赤壁赋的文章不只是他的文笔,文才,风格,气势牛逼。


也不是他写景,写物,  写人牛逼。


而是文中对于哲理的分析,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正如很多人一样,不少人对比宇宙,  会生起人类渺小的感觉。


可苏轼却不这样认为。


苏轼却在最后拿变与不变做为回答。


苏轼还是拿江月进行比喻:“你看这江水一直在流,  难道他消失了吗,并没有?你再看天上的月,  有的时候月亮是圆的,有的时候月亮是缺的,难道月亮就变化了吗?也并没有,月亮还是那個月亮,他一直以来都没有变。而我们人呢,纵然我们对于江月来说是非常渺小的,可就算是我们消失了,但我们死了之后就没有其他人吗?曹操不在了,周瑜不在了,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们要是不在了,不是还有后人吗?而在代代相传当中,我们人类其实与天地一样都是无穷的。与天地比起来,也未必有多渺小。”


可是。


又有人问了。


人类在没有出现之前,天地江月就已经存在,不是吗?


但这句话里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如果人都不在了,天地江月就算是在,我们会认为他是天地与江月吗?


缺少了人类的天地江月宇宙,只不过是没有生命的一直在循环罢了。


当然,  这是一个无比有争论的哲学题。


但正因为有争论,  他的哲学味道却是让人回味无穷。


……


“陈凡老师,  真是太感谢您了。我从来没想过,我们赤壁景区竟然有一天有这么多人。”


“吴经理,好像也才1万多人吧,人家西湖每天最少都是十几万人。”


“陈凡老师,我们哪里比得上西湖,1万多人,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这不行……1万人太少了。”


陈凡摇了摇头。


陈凡是有职业素养的人,1万人怎么能行呢?


当初他定下来的目标,那就是2万人。


只是情况稍稍出了一点意外。


赤壁到底是4a级景点,吸引力不是特别够。


虽然陈凡一篇赤壁赋,已经让赤壁天下闻名。


但另一个原因,赤壁交通不是特别方便,也影响了客流。


只是陈凡却是一个较真的人。


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底。


既然没达到之前定下来的2万人,那就再来。


要是一首《赤壁赋》不够,那就再来一首《后赤壁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