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6章:如果王勃多活几年,恐怕没有诗仙什么事了吧……(求订阅)(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事实上。


完整的滕王阁序不只是文章,还包括这一首诗。


前面的文章自然写的是文采斐然,而后面这一首诗,更是相得益彰。


“写完之后,甚至阁内其他一些才俊都是情不自禁的喝彩鼓起了掌来。见此情况,阎都督女婿知道,他想公然抢走这篇文章的如玉算盘算是彻底化为污有,如果他还是想硬抢,那就真的是犯了众怒。”


讲到这里,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顶,王勃就是王勃。”


“唉,如果当时王勃没有这样的才华,估计这篇千古文章就被给抢走了吧。”


“不只文好,诗也好,这才是王勃,这才是大唐之风采。”


此时。


现场滕王阁一众游客,爆发了惊天的掌声。


他们今天不仅欣赏到了这样的一篇千古名篇,他们还认识到了一位这样的千古人物。


初唐四杰,果然名不虚传。


特别是王勃,果然不愧是初唐四杰之首。


“陈凡老师,后来呢。”


对于王勃,众人这会儿是彻底的喜欢上了,一众游客便问道。


他们实在是想知道,这样如此有才情的男子,他后来又怎么样?


“后来啊。”


说到后来,陈凡一叹,说道:“在写完滕王阁序之后,王勃前往了交趾看望父亲。当看到父亲在那里生活过得并不如意,内心又是无比的心酸。这一想,王勃更恨自己当初冲动任性,如果凡事想周全一些,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发生。不久,王勃从交趾返回,只是不想,……”


“陈凡老师,不想什么?”


“我还是不说了吧。”


虽然陈凡这是在讲王勃的生平。


对于王勃,他自然是什么都清楚。


可也正是因为清楚,每当陈凡想到王勃最后的遭遇时,亦是不胜嘘嘘。


“陈凡老师,你可急死我了,快说吧。”


“是啊,陈凡老师,快说。”


“凡哥,你再不说,我要与你真人pk了。”


面对着这么激动的人群,陈凡只好说道:“回来的时候正值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小心溺水,惊悸而死。”


关于王勃的死因,前世史学界有好几个说法。


有的说,王勃返回的时候被风浪吹到了海里,然后淹死了。


也有的说,虽然王勃被冲下去了,但很快打捞上来,可后面又发烧过度,呛水严重,也死了。


还有的说,王勃并没有前往交趾,而是无颜去见自己的父亲,跳海自杀了。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王勃在写完滕王阁序之后,就此没有了消息。


“啥,王勃死了?”


“陈凡老师,王勃才多少岁啊?”


“26岁吧,这就死了?”


“凡哥,您在跟我们开玩笑是吧,我就知道你在跟我们开玩笑。”


面对着陈凡说道王勃竟然突然死去,一众游客,网友……实在是有一些无法接受。


他们实在是不敢相信。


前脚刚写出这样的一篇千古文章,后脚就听说王勃挂了。


这要不是开玩笑,又什么是开玩笑呢?


只是看到陈凡如此严肃的样子,众人知道。


陈凡老师并没有跟他们开玩笑。


那位在滕王阁里大喊一声“拿笔来”的少年文豪……真的离开了。


“天妒英才么?”


不少人不由得眼角有一些湿润。


人生之事,当真是太难说得清楚了,刚才他们还为王勃兴奋的热血上涌。


转眼,王勃的死就在他们心头浮现。


见此,陈凡也无奈。


人生就是这样,但他还是说道:“这一年的冬天,王勃写的滕王阁序已经名传天下,长安城里大家都在不断的传颂着这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文章。一天,唐高宗李治读到这篇序文时,见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不禁拍案,惊道:“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一口气,李治从头看到结束,再读到【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时……唐高宗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字,还有如此好诗作出来,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错也。”


于是高宗问道:“现下,王勃在何处?朕要召他入朝!”


太监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


唐高宗喟然长叹,自言自语:“可惜,可惜,可惜!”


王勃的故事讲完,众人却似乎仍然沉浸在王勃离去的情绪当中无法走出来。


“王勃,你才20多岁,怎么就走得这么着急?”


“王勃,我还想看你在大唐展现你无尽的才华呢。”


“唉……如果王勃多活那么几年,恐怕没有诗仙什么事了吧。”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