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0章:余音绕梁,惊艳全场……(求订阅)(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有一些诗,有的时候就是那么的神奇。


往往你只是看上一眼,你便觉得这句子牛逼的不行。


现在的长恨歌,就是如此。


且不说之前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就说这一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亦是让人为之惊叹。


“我敢说,长恨歌一出,未来再没有人敢写美女了。”


“嗯,陈凡老师已经将杨贵妃的美写到了天迹。”


掌声一直持续。


而陈凡仍没有停下,仍然继续念道。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大屏幕上,也出现陈凡念出来的长恨歌字幕。


如果说前面讲的只是杨贵妃如何如何的美,但当最后一句【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出。


一瞬间,他的立意如火箭发射,直射云端。


“我尼玛,我已经极为佩服这首诗了,没想到这首诗竟然不只是写美女。”


“嗯,之前我还觉得这首诗应该是艺术性超过卖炭翁,但现实意义却没有。毕竟卖炭翁写的是现实,立意很高。长恨歌写的只是杨贵妃的美,艺术价值有了,现实价值却一般。可现在……我错了。”


“是的,从这一句《从此君王不早朝》就可以看出,这哪里写的是美女,这其实是一首讽刺唐玄宗的诗。”


“我也是服。之前将杨贵妃写得这么美,但没想到,笔锋一转,却将杨贵妃的美变成最为辛辣的讽刺。不得不说,这样的比较,简直太牛叉太牛叉了。”


“其实你们错了,人家一开始就已经点名了主旨。看到了吗,人家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可惜呀,你们竟然无视了这一句。”


“哦哦,好吧,我们错了。但前后相连,我想说,这首长恨歌,简直就是千古奇诗。”


众人这会儿手都拍得有一些疼了。


可以说。


长恨歌这一首诗,当真是一次又一次出乎他的意料。


当你以为这写的是杨贵妃,可后来你会发现,这写的是唐玄宗。


可你以为写的是唐玄宗,可你会发现,这其实是讽刺唐玄宗晚年的昏庸。


但,当你以为这首诗到此结束时,陈凡却又继续念了起来。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又是金句爆出。


看着字幕上面的诗歌,台下热血已经翻滚。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尼玛,这句子,简直要人老命啊。”


“我感觉,白居易已经成魔了。”


“是的,这是白居易最为巅峰之作。”


这会儿。


众人已经不再念叨之前的《卖炭翁》了。


虽然《卖炭翁》确实也很经典。


但当长恨歌写到现在,《卖炭翁》已经无法相比了。


但长恨歌并未结束。


陈凡的声音仍然继续: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如果说前面是怎么写杨贵妃的美,那么。


借着杨贵妃的美,后面的故事就缓缓铺展开来。


也正是因为杨贵妃的美,所以从此君王不早朝。


也正是因为从此君王不早朝,唐玄宗就开始变得昏庸无能。


也正是唐玄宗开始变得昏庸无能,所以后面杨贵妃的一系列亲戚也跟着加官进爵。


也正是杨贵妃的一系列亲戚跟着加官进爵,然后就埋下了盛唐最大的隐患。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说的是什么?


说的是。


皇宫里歌舞升平,好不快活。


但很快。


渔阳那边的叛乱鼓声突然传来,宫中再也听不到霓裳羽衣曲。


随后就有: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原本如此繁华的长安,竟然万骑落荒向西南而逃。


但这个时候六军却开始不想走了?


为什么?


因为一众将士觉得,让整个唐朝变得如此模样的正是因为一个女人,并要求赐死杨贵妃。


最终,杨贵妃也就在马嵬坡的地方自缢而死。


“大写一个服字。”


“我也服。长恨歌可以说是打破了我对诗歌的三观,让我明白,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


“读长恨歌,就像读了一部史诗,当真是千转百回,余音绕梁,彻底惊艳到我了。”


“我现在脑海里就不断的浮现那位回眸一笑的仙子,但可惜……她换来的却是从此君王不朝早。”


“如果是我,我也一样。但……另一边,因为一个女人差一点国家都灭亡了,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到了这里。


众人早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们这才真正的明白。


为什么白居易要做两期。


原来所谓的第一期,当真只不过是为这一位诗魔预热而已。


但。


就在他们感叹之即,陈凡又继续念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