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求订阅)(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觉得黄鹤楼啊……”


陈凡没有说下去。


对着镜头,陈凡指了指前方:“你们看,有人已经去黄鹤楼了。”


这时。


只看到有一位诗人出现。


大屏幕上出现了黄鹤楼的背景。


而且这个背景还加入了一些3d黑科技,感觉就像真正的黄鹤楼出现在眼前一样。


众人也被央视的黑科技给吓了一跳。


“我去,央视这科技牛逼。”


“这是3d投影技术?”


“不知道,反正我感觉很吊。”


另一边。


快抖直播间内更是一片沸腾。


“来了,来了,他来了。”


“三大名楼,最后一楼终于要出现了。”


“收了黄鹤楼的钱,没想到凡哥直接就将广告打到了央视,不得不说,这波着实给力。”


看到黄鹤楼。


一众粉丝自然而然就想起此前黄鹤楼给陈凡砸的推广费。


这也让大家更为激动起来。


三大名楼当中,岳阳楼与滕王阁早已经打得不可开交。


当然。


原来岳阳楼楼与滕王阁掐架与黄鹤楼没什么关系。


可这和商业竞争一样。


第一名与第二名打架,第一名与第二名没死,反倒是第三名的死了。


黄鹤楼最近就是这样的结果。


原本黄鹤楼在三大名楼当中也是非常的有名,甚至隐隐有第一的味道。


可岳阳楼记与滕王阁序一出,黄鹤楼已然开始掉队。


到现在,大家都有一些不好意思说黄鹤楼是三大名楼之一了。


对于此。


此时黄鹤楼景区,黄鹤楼烟草公司……这会儿也一直盯着镜头。


在这里面,特别是黄鹤楼烟草公司。


他们给陈凡砸了1个亿,那可是真金白银的砸进去了。


另外。


对于武省观众来说,他们这会儿也是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黄鹤楼。


可以说。


黄鹤楼几乎是武省的标志,也代表着武省对外宣传的一个形象。


此前一度被岳阳楼与滕王阁给压着,他们也是十分的恼火。


但恼火也没办法。


人家的《岳阳楼记》与《滕王阁序》当真是千古名篇,你连反驳的机会也没有。


而今天……


看起来,陈凡老师终于记起我们黄鹤楼。


“兄弟们,要开始我们黄鹤楼了。”


“嗯,我现在好激动,都有些紧张了。”


“我也是,手里直冒汗。”


“兄弟们,挺住,要相信陈凡老师。”


“嗯,加油。”


不少武省人民不断的给自己打气。


而就在这时。


耳边一首唐诗传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是的。


这首诗,正是崔颢的《黄鹤楼》。


这首诗不同于《岳阳楼记》,也不同于《滕王阁序》。


当然。


他与很多的七言唐诗都不一样。


熟悉唐诗的都知道。


这首《黄鹤楼》单从格律手法上来看,他一点儿也不工整。


而且。


他还犯了诗歌当中的大忌,那就是“黄鹤”二字的重叠使用。


在这一首诗当中,引用黄鹤二字就多达三处。


如果是一般的诗,如此的重叠使用,必然将诗沦落于下品,甚至不入流。


可是。


这一首《黄鹤楼》却巧夺天工,整首诗读起来浑然一体,气势恢宏。


也正因为这首诗的独一无二。


前世唐诗三百首,直接就将《黄鹤楼》定为七律之首。


甚至。


这样的一首诗,就是李白前来,看到之后也是甘拜下风。


在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李白来到黄鹤楼时,也想题诗留名。


可一看到崔颢的《黄鹤楼》,整个的心情就凉了大半。


到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李白还写了一首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郁闷。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是不是很惊讶。


连李白这样的诗仙看到这一首诗,也都甘拜下风。


甚至到了后来,有一些不服的李白又仿照《黄鹤楼》再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话扯远了。


诗仙此时还没有降临,而崔颢这首《黄鹤楼》则于人间无敌……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