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1章:传国玉玺算什么,看我大禹传下来的“九鼎”……(求订阅)(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


许量吐血了。


“好啦,好啦,两位,别争了。”


见两人争得吐血,陈凡只好打起了圆场:“许主任,知道你们的诚意。但我怎么说也得做完汉朝这几期节目再说。”


“多谢陈凡老师。”


朱台长向陈凡感谢说道。


陈凡表示不用客气,然后又继续回了一句:“那个,许主任,之前说好的10倍,你们也别忘了。”


……


“凡哥,凡哥,前几天您在西安博物馆做的节目当真是太吊了。”


“别激动,别激动,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这还基本操作,凡哥又来装逼了。”


“那要不然叫我怎么说,自夸自己很厉害吗?”


“呃,好吧。”


从西安博物馆回来,陈凡休息了几天。


这时。


一众粉丝群的网友又纷纷@陈凡上线。


这不。


刚与大家打了打招呼,不少网友便又吵着陈凡给他们开小灶。


“凡哥,您在西安博物馆讲了这么多国宝,怎么也得给我们讲几个国宝吧。”


“我去,你们当国宝是什么东西啊,什么都是国宝?”


“凡哥,我们相信你的。”


“那行,今天就跟大家讲讲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噗……”


“凡哥,您能不能正经一点,我们说的是国宝。”


“如意金箍棒也是国宝。”


“我们要现实当中存在的。”


“传国玉玺也不存在。”


“至少他之前存在。”


“那……”


陈凡有些头痛:“要求还真多。”


不过。


这点也难不倒陈凡。


想了想,陈凡说道:“行,今天就给大家再讲一件超级国宝。”


“凡哥,比起传国玉玺来如何?”


“你们说呢?”


“只要不比传国玉玺差太多就行。”


“看不起人是不。”


陈凡大怒:“这件超级国宝,比之传国玉玺的份量还要重。”


“不会吧?”


在众人的不敢相信当中,陈凡说道:“这件超级国宝,那就是九鼎。”


……


“什么是九鼎?”


有粉丝问道。


“传说夏朝建立之初,夏王大禹将天下分为九州,然后令九州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并将天下九州名山大川,奇异之物刻于九鼎之上。九鼎铸成,便将九鼎立于夏王朝都城。所以九鼎代表的也是九州,九鼎代表的也是天下,历朝历代无不是九鼎为至高无上的象征。”


好吧。


陈凡确实没有吹。


如果说之前的传国玉玺震惊了众人的眼球。


那么。


此时的九鼎一出,更是将逼格点至最满。


陈凡只是刚刚讲到九鼎,一众粉丝便呼的一声,被九鼎这个超级重宝给惊住了。


“九鼎,我草,竟然还有九鼎。”


“九鼎即九州,九州即天下,好吧,确实比传国玉玺的逼格高。”


这种高逼格的东西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陈凡只是讲了一会儿,直播间的粉丝便来了一个爆涨。


“不过,凡哥,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夏朝是什么朝代?”


“夏朝就是商朝之前的朝代。”


“商朝又是什么朝代?”


“商朝就是周朝之前的朝代。”


“周朝之前有商与夏?”


“是的。”


不过。


这里也不是讲夏与商的时候。


反正陈凡也挖了不少坑,这会儿再挖几个坑也没有什么。


他接着再说道:“原本九鼎就是夏朝的九鼎,但商灭了夏朝之后,夏朝也就将九鼎继承了下来。周朝灭了商朝之后,周朝又将九鼎继承了下来。而我们关于九鼎的故事,大都发生于周朝。”


至于周朝之前,年代太久了,陈凡也不太清楚。


“最开始周朝实力还是很强的,九鼎位于周朝,一众诸侯国每次看到周朝的九鼎,都是心生畏惧之心。只是西周之后,来到东周。东周的实力已经远远不如西周,他们已经不太能够控制得住一众诸侯国。甚至,不说控制,他们已经完全被各个诸侯国超过。”


“春秋时期,楚国很快就强大起来。这时,有一位叫做楚庄王的诸侯,他有一次来到了周朝都城。因为他实力强大,在众诸侯国当中威风赫赫。而就在这时,他突然问起了周天子九鼎的轻重,这个典故叫做问鼎。周朝大夫看到楚庄王这么问,自然明白楚庄王的意思。楚庄王明面上是问鼎有多重,其实,他是心里有想取周天子而代之的想法。周朝大夫就回答,鼎之轻重,不在于重,在于德。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听完之后,考虑到当时楚国虽然非常强大,但其他国家实力也很强。同时正如周朝大夫所说,周德虽衰,但天命未改。整个大势还是属于周朝的,如果楚庄王想取周天子以代之,必然遭受到天下诸侯国的讨伐。最终,楚庄王也就离开了。”


这个楚庄王问鼎的故事,更是加重了九鼎的份量。


同时。


问鼎一词,也让众人感受到那一份雄心也野心。


“只是天下大势,未必就一直在楚国人那里。在楚国强大了一段时间之后,另一个国家也变得强大起来。这个国家,那就是秦国。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国国王亦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四年,也就是公园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秦武王直接入太庙明堂中欲窥九鼎。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守鼎的官吏说:此成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秦武王虽然是一国之君,但却是天生的大力士。他用尽平生之力,将鼎抬离地半尺。正要迈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声,将胫骨压断。众人急忙把他扶归公馆,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气绝而亡。”


这又是一个问鼎的故事。


前则楚庄王问了之后,知道自己的实力还不能完全无视各国,所以便离开了。


可这个秦武王,那就太过于傲慢。


或许这也是天命。


秦国在当时也不足以无视各国,所以当他如此傲慢周天子时,上天降下了惩罚。


这可不是故事,也不是传说,而是正史当中记载的,真正发生的事情。


“哈,竟然有被鼎砸死的。”


“这个秦武王,真是……”


众人不自觉被秦武王给逗笑了。


举鼎举鼎。


结果鼎还没举起,反倒被砸死了。


如果看过芈月传的,那就知道这个秦武王是谁了。


“不过天下大势最终还是属于秦朝,在秦灭掉周朝之后,秦将九鼎西迁至咸阳。赢政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九鼎就不知下落了,赢政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也正是因为不知道九鼎的下落,随即赢政便令李斯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


这便是九鼎的故事。


虽然九鼎消失了。


但他留下来的典故以及思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