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8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求订阅)(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司马迁的故事一出,整个会议室都是无比的凝重。


“太史公,司马迁。”


众人嘴里念哪着司马迁的名字。


他们在司马迁的身上,看到了一种用生命与尊严捍卫历史的态度。


他们也从司马迁身上,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史官。


“陈凡老师,这位司马迁先生我好像此前在哪个史料当中看到过。不过,记录的并不详细,只是有一个名字,说他是史官罢了。但他的生平,还有其他,也没有怎么介绍。”


“所以,这才是为什么我们要修史的原因。”


“陈凡老师,您是组长,后面怎么安排,您说吧。”


一方面是被陈凡的才学所折服,另一方面也是被司马迁这位史官而深深的感到震撼。


在陈凡讲完司马迁之后,众人都是内心只感觉一把火要出来。


他们在心里对自己说。


未来他们就要以一生之志,效仿司马迁编撰《史记》。


“大家都是我的前辈,今天只是碰头会,大家有什么也可以畅所欲言。不过,就是目前有一个问题。修史的话,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


陈凡补充的说道:“大家也知道,我们中华有几千年历史,暂时先不说黄帝时期那些历史了。各个很多朝代的历史都不是特别详细,最多,就是明朝之后的史书稍微详细一些。而我们面对着这几十个朝代,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将所有朝代全部修完。我的意思是,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往下修。”


“陈凡老师,您说的对,几千年历史不可能一下子修完,确实应该从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开始。”


“那么,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从哪个朝代开始修最好?”


这一说。


一时,碰头会上一众教授,学者,都是畅所欲言。


“我觉得应该从汉朝开始,毕竟,我们是汉人。”


“我觉得应该从唐朝开始,我们不仅是汉人,还是唐人。”


“我倒觉得,我们应该从宋朝开始修起,宋朝的文献比较多,修起来也方便。但唐朝,汉朝,传下来的文献则较少。”


一时之间。


大家都没有说服谁。


最后。


周教授则看向了陈凡:“陈凡老师,还是您来说吧。”


“我觉得,先从春秋战国开始修比较好。”


陈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陈凡老师,为什么先从春秋战国?您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流传下来是最少的。”


“正因为少,我们才更应该修。”


陈凡说道:“至于汉朝,唐朝,宋朝……这几个朝代大家其实有一个大致的印像。可是对于春秋战国,不少人就没有太多印像了。大家也知道,我们修史不仅仅是修史,更为主要的还是为了下一辈,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够知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该往何处去。汉朝不是我们历史的起点,当然,春秋战国也不是。不过,春秋战国时期恰恰是形成我们中华文华思想,形成我们中华文明格局的时期。而且我们在一边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一边向观众讲解,甚至是科谱,让更多的民众,读者,历史爱好者……以及所有人,都参与到我们的修史当中来。”


至于为什么让大家参与进来。


这也简单。


修史太过于枯燥,真要是让所有人埋头苦干几十年,是人都会疯掉。


以前没办法的时候只能这样,但现在……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一方面是科谱,另一方面也能带动无数民众对于历史的兴趣。


“我赞同陈凡老师的说法。”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哈哈哈,陈凡老师之前开的百家讲坛好啊,我也非常期待这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能够让大家熟知。”


“行,那就从源头处开始修吧。”


陈凡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当然。


他们也知道。


陈凡一方面说的确实有道理。


另一方面,就算是没有道理,做为组长的建议,众人也得好好考虑考虑。


……


“陈凡老师,这个是国家图书馆的钥匙,以后您可以随时借读在您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书籍。”


“另外,陈凡老师如果您有什么需要,也随时可以找我。”


一个星期之后。


陈凡带队,春秋战国史便正式开始编撰。


不过这个编撰第一步,并不是直接写,而是先找史料。


虽然陈凡对于春秋战国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能够找到更多的史料,那自然是最好的。


还好的是。


这个世界的春秋战国虽然缺失了很多的史料,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


在一些古籍,在一些古书上面,还是不时能够发现的。


只不过比较残缺罢了。


当然。


有的一些古籍并不是史书,有的只是其他书籍里面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但这也是相当有价值的。


这其实就是佐证。


另外还有一些虽然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但却出土了不少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文物。


比如在武省博物馆里面,他就藏着一把越王勾践剑。


出土的地点也很奇怪,并不是在越国,而是在楚国。


但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


为什么越王勾践剑会出现在楚国的地盘上?


这不是越王自己的佩剑吗?


当然。


陈凡也不能完整的对其解释。


哪怕就是前世,在这里面都有好几个说法。


一个说法是越王曾把女儿嫁给了楚昭王,因为这把剑就被认为是嫁妆,跟随来到楚国。


另一个则是说,这是楚国的战利品。


虽然春秋末期勾践比较厉害,但进入到战国之后,楚国却是将越国给灭掉了。


于是越王勾践剑也就被楚军缴获,并带回到了楚国,最终成为了陪葬品。


当然。


陈凡现在也不是想完整的追寻这把剑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这一些细节,对于陈凡现在的修史任务来说,这不是最为重要的。


这一些细节,以后可以慢慢修。


或者留给其他人去考察。


重要的是。


陈凡知道。


通过这一些文物,他有很大的概率,能够还原春秋战国时的历史。


……


修史不知时日。


能被上头挑中参与这项修史工作的,又岂是等贤之辈。


在陈凡下了任务之后,一众人等都是各自分工,查找起一系列的史料。


而就在这时,等了陈凡好些天的许量终于忍不住了,给陈凡来了一个电话:“陈凡老师,您在哪?”


“我在国家图书馆,许主任,什么事啊。”


“陈凡老师,您就饶了我吧,还说什么事,我们的节目还等您呢。”


“不是说一个月一期吗?”


“您看看,现在过了多长时间了?”


“哟……”


一看时间。


得。


至陈凡组建修史工作以来,已经过去了20多天。


还有5天,那就是一个月。


“这个,许主任,别慌,不是还有5天嘛。”


虽然有些尴尬,但陈凡还是让许量稳住:“其实呢,最近我就一直在考虑我们第二期典籍里的中国讲什么。”


“讲什么?”


“讲司马迁,讲史记。”


“司马迁,史记?”


要说此前的李时珍,许量多少还有一些了解。


可陈凡说的司马迁又是谁?


还有史记是什么东西?


“你看,孤陋寡闻了吧,不过,也没事。等我们这一期节目做出来后,你就知道司马迁到底是谁了。”


“陈凡老师,我是相信您的,但您还是来我们央视吧。”


说完,许量又接着说道:“别别别,陈凡老师,您就在国家图书馆那里等着,我来接你。您别走,我马上就来,马上就来。”


“哈哈,慢点,我又不会跑掉。”


陈凡笑了笑,坐在国家图书馆,安心的等着许量的到来。


……


“对了,许量,杨老爷子还在吗?”


“他回去了。”


“啊,杨老爷子怎么回去了?”


“陈凡老师,您都差不多消失一个月了。再说杨老爷子多大岁数,不能一直天天呆在我们央视吧。”


“说是这么说,但我还想请杨老爷子出演话剧呢。”


“陈凡老师,您别乱来,杨老爷子早就不演话剧了。而且,您也知道杨老爷子这岁数,万一表演的时候有个闪失,你我都担当不起。”


“那……好吧。不过,第二期的这位主演,必需是一位实力派,我得亲自把关。”


“ok,都听你的。”


只是可惜。


在陈凡回到央视之后,整个排练与安排都是没什么问题。


但对于司马迁这位人选,陈凡还真没有找到一位合适的演员。


正在陈凡头痛之时,杨君儒突然出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