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关灯
护眼
字体:
癸字卷 第七百八十四节 合作,开启(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冯紫英光是谈肯定不够,自己同样需要向他们展示出自己的理想抱负,或者说施政理念,或者再用通俗一点儿的说法来说,就是自己未来五年是准备怎么来治理这个国家,准备让这个国家朝廷向着一个什么样的愿景目标行进。


除了一个大框架,你还得要具体到一些领域,比如吏治上的考成法,比如工商实业发展上的新政策,又比如军事领域上如何推陈出新改革,林林总总。


类似于一个后世中的五年计划。


这个设想规划,冯紫英和汪文言专门谈了,他会相当于自己的秘书,开始草拟框架,但会让练国事、傅试、潘汝桢等人参与进来,算是一个智囊班子,但这还不够。


因为涉及到诸多领域,练国事等人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具备全面的施政视野,所以很多时候只能在一些领域提出自己的见解,鉴于此,冯紫英要也打算邀请诸如孙承宗、柴恪、毕自严这些人士参与进来。


也该谈了。


“官师,子舒兄。”


冯紫英的主动登门还是让官应震有些触动。


“紫英,……”官应震得知冯紫英要登门时,也想好了,既然要退下来,那索性做得漂亮一些,把柴恪叫上,顺带把自己长子、次子都带上,也算是一种传承和托付了。


“绥之兄和建之也在?”


相较于官应震和柴恪,官抚邦和官抚极就不敢承受冯紫英拱手了,规规矩矩一礼。


入座,上茶。


寒暄了几句,终归要步入正题,冯紫英的登门其实也就代表了一种姿态,他愿意和湖广士人合作,这也是官应震和柴恪等人所期待的。


“官师是怎么考虑的?”


冯紫英还是要征求官应震的意见,虽然下一步就是柴恪来接班了,但人家的传承是人家的事儿,在没有明确前,他肯定要征求官应震的意见。


“紫英,子舒和你之间的关系也就不提了,我既然要回乡,绥之和建之要留在京中,也就托付给你们了,但未来对朝中事务的考量,我和子舒还是想听一听你的想法。”


官应震沉吟了一下,作为现任湖广士人领袖,自己又即将回乡,于公于私,他都觉得需要为家乡父老乡亲们问一问。


冯紫英微微一怔,随即就回味过来,官应震已经和柴恪谈好了,或者说已经把湖广士人内部的思想统一了,这样也好,直截了当谈正事儿。


“官师和子舒兄是打算听听我对湖广士人的想法还是想了解未来朝廷对湖广一地的考虑?”冯紫英笑着问。


官应震和柴恪也明白冯紫英这是真正打算为结盟而来了,这是一个好兆头,二人心中也是一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