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创业时代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三章 怎么会这样?!(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到这,他便把大部分希望都寄托在了林夏茹的身上。


希望林夏茹能够不负所望。


……


翌日,周一。


林夏茹并没有针对阿里的项目,召开任何的评审会。


在她自己的内心深处,早就已经做出了拒绝阿里的决定。


只不过,一方面碍于朋友面子,一方面又觉得吊着他比拒绝他对自己更有利,所以才一直使用拖字诀。


但是现在,她已经拖不下去了。


于是,在中午的时候,她没等蔡崇新找自己,便主动给他打了个电话。


蔡崇新正在工位上吃午饭,忽然接到林夏茹电话,还以为事情有了好的消息,于是微笑着接通电话。


“林总,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林夏茹在高盛做了多年高管,早就习惯了拒绝,也习惯了在最后一步的关键时刻转变态度,这已然成了她的职业素养,也是她能走到今天的关键原因之一。


她非常平静的对蔡崇新说:“崇新,非常抱歉的通知你,关于阿里项目的投资事宜,我们这边内部的投资委员会有了新的决定,暂时放弃投资这个项目,还请你和马总见谅。”


蔡崇新整个人如遭雷击。


“林总,这……这是怎么回事?咱们一直聊的不是挺好的吗?怎么说放弃就放弃?”


蔡崇新的话,让整个办公室里的人为之骇然,马老板腾地一下站起来,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林夏茹认真的说:“崇新,你也是在投行工作多年的,投行是什么情况你再清楚不过了,80%的项目是拿不到投资的,这其中有很多都是在投资的最后关头被否决的,你在投行里做投资经理的时候,应该也有过很多次紧急刹车的情况,这完全是正常的工作流程,所以还请你理解。”


蔡崇新知道,林夏茹说的没错。


投资就是这样。


就算是意向有了、框架协议签了、背景调查做完了,投资也有可能会告吹。


投资是否成功,只以钱是否打入账上为准。


在打钱的前一秒种放弃投资的事情,也是很常见的。


自己确实没办法怪林夏茹。


可是,眼下这个项目,大家都等着这五百万美元到账,然后放开手脚、全力以赴,现在忽然说不投了,这个项目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屏住呼吸看着蔡崇新。


蔡崇新感觉自己后背都被汗水浸湿。


他忍不住问:“林总,不知道可否透露一下具体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放弃投资阿里?”


林夏茹说:“我只能告诉你,阿里项目在我们投资委员会的评级从B掉到了D,更多的细节,请原谅我出于职业要求与职业道德,不能透露更多。”


作为一个投资人,最要紧的职业道德,就是不能把别人投给自己的商业计划书泄露出去。


这关乎一个投资机构最重要的信誉。


发来商业计划书、希望谋求投资的创业者,会把自己那些机密的创业方向、方案写在计划书内,如果被投资机构泄露出去,对信誉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无论投资机构决定投资,或者不投资,都决不能泄露别人的商业机密。


蔡崇新的内心深处有些绝望。


这次高盛投资阿里,可不只是高盛一家,而是高盛牵头,联合多家投资机构一起投资。


投资这种事情,因为需要多家公司沟通、需要多次面谈,甚至多次实地考察,所以在投资圈里,是根本藏不住的。


更何况高盛是行业顶尖的投资机构之一,所有人都在关注。


而高盛自己也会发布财报,向股东报告他们在上一个时间节点内,又投了哪些公司。


所以,高盛如果放弃投资阿里,这件事情一定会在投资圈里人尽皆知。


这样一来,高盛这么牛的机构放弃投资阿里,其他资本也会对阿里降低评级。


也就是说,阿里接下来如果还想融资,难度会大很多。


挂了电话,蔡崇新满脸的绝望之色。


马老板急忙追问:“怎么了?高盛要放弃投资吗?”


“对。”蔡崇新长叹一声,说:“他们内部对我们的评级从B降到了D,一般降到C就已经放弃了,降到D就更没投资的可能。”


马老板也慌了,不解的问:“怎么会这样?!到底是我们的商业计划书有什么问题,还是他们对我们有什么偏见?或者是行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