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荒田回过去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2章 ,小迷弟(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总算是找到了。


随后赶忙问道:“那6队怎么走?”


听到这话,对方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塬说道:“就是那边,看到这个塬了没,再过去一个,不过从这过不过,要从前面或者后面绕路,大概十公里的路吧。”


指着四周比划着。


杨小乐见状看了一下大裂缝的地面,笑着点了点头。


“好,谢谢了啊,我去找找。”


和几个人告别,他重新踏上了道路。


看到几个人推车离开远了,他这才悄悄的进了空间,没一会出现在了对面,走了一段又碰到了一个裂缝,重新出现在了另外一边。


过来以后,他就已经小心多了。


免得让人看到了。


因为这附近经常能看到有打柴的人出没。


渐渐的,在一处山坡上看到第一片窑洞,知道应该是找到地方了。


来到地方,就碰到这里的人。


一个头戴羊肚巾身穿羊皮衣服的青年。


对方正拉着一个驴车,上面放着一个大油桶。


只不过里面装的好像不是油,而是水。


“老乡!”


杨小乐看着对方喊了一声。


对方皮肤黝黑、嘴唇开裂,要不是能感觉出来对方年龄不大,他都要以为对方三四十岁了。


对方停下了车子,好奇的看着他。


杨小乐也是一阵的奇怪,怎么也不说话。


“老乡,这是白柳沟6队吧?”


对方点了点头。


看着对方的动作,杨小乐明白了,可能是个哑巴。


随后便说道:“那个……老乡,我想找杨小喜,BJ过来插队的知青,您认识吗?”


对方又点了点头。


“能不能带我找他。”


又是点头回应。


随后,就看到对方指着不远处的窑洞,比划一下,拉着毛驴向着山坡上赶去。


山坡也不平,还是要弯弯绕绕。


看着近,走了二十多分钟这才到达目的地。


此时村里也有零星的人看到杨小乐都是一阵的好奇,但是眼神中带着一丝丝的警惕。


车子在一处窑洞的门口的平台上停了下来。


院里栽了两个树。


“水来了啊!”


看到他们过来,窑洞里走出来一个中年妇女,还带着三个孩子。


两女一男。


大的十八九岁,小的是男孩,也就十来岁的样子。


四人看到杨小乐都是愣下一下。


看向了哑巴。


哑巴指了指窑洞。


杨小乐也发现了,哑巴的哑语好像不是很专业,村里的人也不是全都能看懂。


看到对方看来的目光,他这才开口说道:“大娘,我是杨小喜的哥哥,杨小乐,我过来看看他,他在家吗?”


“哎呦,你是喜子的哥哥?”


对方也是惊讶了一下。


虽然对方说的很地道,但是他还是听懂了,点了点头:“对啊!我是他哥,这是我的证明。”


将证明给对方看了一下。


这东西走到哪里都要证明。


村里来了陌生人,也是要用到。


对方明显不认识字,只是看了一眼。


而旁边你年龄稍微大点的女孩,露出了笑容,有些害羞的说道:“喜子哥去塬上打柴火去嘞,一会就回来咧。”


“哦,好没事,我等他回来。他住哪里,我东西放一下。”


听到这话,女孩看了一下自己母亲。


而此时屋里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穿着羊毛衣服,同样的头戴着羊肚巾。


抽着焊烟出来。


几人交流一下,瞬间知道这是一家之主。


杨小乐自然是给对方散一支烟,给拉谁的青年也散了一根。


但是对方摇头拒绝了。


杨小乐也没有在意。


此时几个女孩这才拿着手里东西去接水。


一共6水瓢。


心里算了一下,这家五口人,加上喜子,一共六口人。


正好一人一水瓢。


“小乐哥,先进去吧,喜子哥一会就回来了。”


最大的女孩对着他说了一句。


杨小乐点了点头,跟着对方来到了边上一个窑洞。


窑洞没上锁。


房门直接就推开了。


不过女孩没进来。


杨小乐进来看了看屋里,这是一个火炕,看时间应该有些年头了。


炕上一堆东西,屋里还有一张桌子,桌上一盏煤油灯。


火炕和东北的不一样,东北的火炕灶台是在堂屋,而这里的是在里面,火炕靠近门口。


里面零零碎碎东西不少,有衣服有木水桶。


将东西放在炕上,他直接就出来了。


等他出来的时候,送水的车子已经离开。


“叔,您别管我,我随便看看。”


杨小乐给对方又散了一根烟,笑呵呵的说着。


听到这话,对方点了点头。


对着旁边的妇女交代了一下,对方点点头,赶忙招呼孩子进了炕里。


杨小乐一阵的奇怪。


感觉没人认识自己,他感觉一阵的尴尬。


站在那里向下看去。


没一会,站在底下,就看到有一群人扛着柴火从远处而来。


感觉可能是哪些人。


在那里等了半个多小时,上山的人在村里分开了。


两个穿着军大衣的男青年,扛着东西从外面走来。


显然两人也看到了杨小乐。


还是喜子眼力好。


背后背着一堆的柴火快速的跑了过来。


“二哥,二哥。”


兴奋的来到这里,一脸的高兴:“你怎么来这里了?你不是在东北嘛?”


杨小乐看着面前黑了好几个度的喜子。


笑道;“这不是不放心嘛!有事情去湖北,路过看一下,你怎么晒这个黑啊!”


喜子见状,将背上的东西放在院子里。


而身后跟来的人好奇的看着他:“杨小乐?”


杨小乐看着对方,一时间认不出来对方:“你认识我?”


“嗨,在咱们八中,谁不认识您啊!我叫宋玉春,喜子同班同学。”


“哦,你好,快把东西放下吧。”


“哎,好!”


对方答应了一下,将东西也去放下了。


喜子见状这才拍了拍身上过来了,笑道;“快进去,外面冷。”


说完,笑呵呵进了屋里。


杨小乐进来以后,笑道:“怎么样啊?这黄土高原的有没有引起你诗兴大发啊!”


喜子点了点头,一边给他倒水,一边说道:“哎,你不知道,这里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吃个水,都要去十里地以外去打水……”


噼里啪啦的在那里说着。


将水杯放在炕上:“喝口水,有点苦。将就一下。”


杨小乐接过杯子看了看浑浊的水,没着急喝,给他和后面过来的宋玉春递了一根烟。


这才问道:“村里没水吗?”


“以前有两口,一口干了二十多年了,还有一口几年前也干了。”


听到这话,杨小乐轻轻点了点头。


这里是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古有“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三秦要塞”之说。


而且还是黄土高原和沙漠草原的过度地带。


水资源十分的匮乏。


但是建国以后,不像以前想搬迁就搬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