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关灯
护眼
字体:
351、秘会萧夫人(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想到什么了吗?”


修文馆内,莫愁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坐在了赵都安身旁,盯着他好奇询问。


赵都安从走神中拉回思绪,下意识将手中的资料合拢,惊讶道:“你凑过来干嘛。”


莫愁理直气壮道:“我不擅长这些,帮不上忙。”


她虽跟着三皇女在宫中学堂听过课,但圣贤学问于她而言没什么用,只粗略了解,如今早还给老师了。


“哦,巧了,我也不擅长。”


赵都安微笑着用手指点了点资料,说道:


“这个正阳先生说的好像挺有道理的,各种引经据典。”


莫愁吐了口气,手指按着眉心的“梅花妆”,叹道:


“不然如何能被尊为下一代文坛圣人?你对这个有什么想法没?”


作为屡次看低赵都安,又被屡次打脸的女宰相,她对赵都安的能力有点玄学式的迷信。


虽说理智告诉她,在这个领域眼前的“情敌”不可能有建树,但……


“没有。”赵都安坦率地摇头,将资料丢在桌上,笑道:“我擅长的可不是这个。”


他在犹豫后,没有选择当场提出想法。


因为从正阳的学说中,他虽然窥见了一些有趣的,可以辩驳的地方,但赵都安并无把握。


归根结底,无论前世今生,他都不擅长学问考据。


在他有限的,属于原主的记忆中,大虞朝的读书人“辩论学问”,是有一整套规程的,就和引用法律条文似得。


况且,他虽然有了一些突破口,但能有几成功效,也犹未可知。


所以论学本身,还是给内行的董太师办更稳妥。


至于给董太师提供思路,赵都安对此很谨慎,因为董太师和正阳,其实在学术上,原本并没有大的分歧,都很类似于儒家理学派。


只是女帝登基后,董太师为了给女帝寻找政权合理性,在学术层面,歪了屁股。


正阳想做的,就是把他歪掉的屁股正过来……


而赵都安心中,那套偏向心学的理论……怎么说呢,他担心如果现在说出来,对正阳有啥影响不好说,但没准会直接把董太师的道心搞崩了…


未杀敌,先杀己,那可就完犊子了。


所以,稳健起见,他准备回去多收集下资料,做更充分的了解。


并且尝试找机会,在“论学”前,能否悄悄阴那个正阳一把,提前狙击对方一次。


这样一来,哪怕他掌握的儒家心学这套东西,没法击败正阳,也能撼动下对方的道心,为董玄增加胜算。


恩,类似体育赛事前先搞对手心态,很阴损。


但面对敌人,阴损一点没坏处。


“这样啊,”莫愁有些失望,看了他身上甲胄一眼,好奇道:


“你是从神机营过来的?”


赵都安“哦”了声,简略将恒王世子搞事的经过叙述了一遍。


莫愁脸色变幻不定,皱起眉头:“看来恒王也很不安分。”


“是啊,”赵都安叹气,意有所指道,“霜降一过,寒冬就不远了。”


莫愁思忖了下,说道:


“你说他驱使东湖女家主如奴?那个萧夫人进城后,却是在打探开市,和钦定皇商的事,据我所知,她已经接连拜访了户部和礼部的官员,在打探口风。”


大冰坨子俨然也咂摸出了徐祖狄的某些意图。


赵都安淡淡道:


“我已经派人去查了,我有预感,这事没结束。对了,差点忘了,薛神策跟我说,他听说赵师雄和云浮道的慕王走得也很近,陛下知道吗?”


莫愁脸色凝重,深深看了他一眼,说道:


“确有此事。”


已经完成传话筒任务的赵都安叹息道:


“天凉好个秋啊。”


……


在修文馆中坐了一个多时辰,赵都安通过诸学士交谈,进一步了解了对手的情况。


而后起身告辞,回诏衙处理了上午事情的后续,抵达后得知侯人猛等几个,早已经提前动手,拟定了整顿纪律的规程。


赵都安顺水推舟,又召集梨花堂诸多锦衣讲了话。


虽说不可能一下就杜绝,变得军纪严明,但起码开个了头,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约束这帮刺头规矩一些。


同时,赵都安也拿到了手下调查的情报:


萧夫人一行是即将出了青州道地界时,被也赶赴京城游玩散心的世子截住的。


“查的这么快?可靠吗?”赵都安疑惑。


侯人猛认真道:“是萧家女家主身边的仆从,言谈中说给萧家在城中商铺的伙计的。”


赵都安觉得事情愈发有趣了。


临近日暮,赵都安归家,刻意换了一条读书人聚焦较多的街道回家。


一路上不出预料,听到许多人议论五日后的论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