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有些脸面得争(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酒店是重资产,银行其实不怕这种重资产还不起债务。


大不了资产抵债呗!


但问题是,这两年酒店行业惨的没办法说。


就算以资抵债,银行也要担心有没有人愿意接盘,与其肉烂在手里,还要担风险,不如让有实力的企业去接盘,只要债务在良性循环,就不会出问题。


姜宁对经营酒店没兴趣,不想接。


老杨却说:“我觉的咱们还是要接下来。”


姜宁道:“接下来干嘛,欠了一屁股债,难道要我去还债?”


老杨说:“当然不用你还债,企业的债又不是你个人的债,这些风险是能规避的,就算酒店经营不下去了破产清算,银行拿去拍卖就是了,不可能让你掏钱还债。”


姜宁道:“那破玩意一年挣不了几个钱,还要赔着本经营,接下来有什么用。”


杨老道:“酒店行业不可能一直都这么低迷下去,总有好转的时候,而且关键是,这算是白送的,就算你不要,难道还能指望县里给农场还钱吗?”


“这……”


姜宁一时哑然,指望县里给他还钱。


那还不如指望老天爷赏饭吃。


大家心知肚明,县里根本就不可能还钱。


至于为何县里会欠农场的钱,也是有说道的。


农牧企业的税很少,农场又有三年税收优惠政策,基本上是没税的,就算走个流程把税缴上去了,回头也是要按政策给退回来,但这里面操作空间就大了。


县里穷啊!


那些退的税最终也只是在账上转了一圈。


最后还是被县里花掉了。


还有卖牧草和卖燃料给县里的提成,这些钱可不是白给的,县里也不能白拿,那玩意不合规,总得有一个名目,但农场又没税,最后都以借支的形式挂在账上。


成了债务的一部分。


所以农场现在是县里的债主。


县里肯定没钱还的。


据说外债大大小小加起来能有几十个亿。


不知道怎么欠的那么多。


把陆老板卖了也还不起。


姜宁清楚,就没指望过县里会还钱。


而且那些提成本来就是给县里的钱,只不过县里不能白拿,给他变成了债务,现在陆老板要减轻债务包袱轻装上阵,把新城酒店给农场抵债,想想老杨说的也有些道理。


反正县里也没钱还。


能白得一座酒店也不错。


这么一想,当债主其实也挺不错的。


欠人钱财,腰杆就硬不起来。


就算官府强势,那也难免手头拮据。


对仙灵农场这种大财主,能不客气一点?


姜宁再三考虑,决定还是接下新城酒店。


不要白不要。


大不了玩不转丢给银行去抵债。


但具体怎么接,还得有个章程。


商量一阵。


老同志又说了个事:“月初北沟煤矿被罚了一百万。”


姜宁意外:“陆老板要拿北沟煤矿开刀?”


老杨摇头:“当然不是,北沟煤矿根子深的很,怎么可能轻动,罚上一笔钱,也只是警告那些混账玩意儿别光顾着挖北安的煤,也得给北安做一些贡献罢了。”


姜宁问道:“北沟煤矿有问题吗?”


杨振说:“有问题,挖矿的哪个没点问题,尤其是安全环保,哪个矿山没点问题。就算咱们农场,也做的不是很规范,只不过县里当作没看到罢了。”


姜宁道:“咱不沾环保的边,但安全还是要盯紧点,那些面子上的应付下就罢了,但里子一定要做好,尤其是防火,千万不能出问题。”


杨振点头:“这个你放心,肯定没有问题。”


翻过一天。


姜宁叫上他哥,跑了趟坟上。


老子们交待了一堆任务,他们是执行的,但具体怎么执行,好多年没去过坟上了,都不知道成啥样了,得亲自去看一看,别到时把决策给执行走样了。


农村老家离县城四十多公里,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


附近的山全是荒山,以前还长草。


现在旱的,光秃秃的一片黄。


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些土疙瘩。


好多人家的坟都在山里。


有条土路,车能直接开上去。


爬上一座大坡,地势就变的平缓起来。


视野也开阔了许多。


一路看到不少人家的坟,全都大变样。


姜宁惊讶不已:“这还是坟吗,种那么多树干嘛?”


姜华道:“现在人有钱了都花钱修坟,说是让先人们住的好点。”


姜宁笑出声来:“这不扯蛋嘛!生前不给修房子,人都死了却折腾坟院,我觉的列祖列宗们真要在天有灵,没准会气的从棺材里爬出来骂不孝子孙。”


姜华忙道:“可别胡说,爸听到又要说你。”


姜宁道:“我就随便说说,又不当着爸妈的面说。”


姜华道:“现在就这风气,有了钱都在比着修坟,在坟上种树,还有建后土庙的,前阵子大伯和爸他们还在商量咱们是不是也要把坟修一下,不然也太寒瘆了。”


姜宁觉的这纯属是闲的蛋疼。


可等到了自家坟地,看到孤零零四个土疙瘩,再想想一路过来,别人家树木环绕,郁郁葱葱的坟,忽然就觉的修一下也很有必要,确实太寒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