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华娱三十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冰冰(第1/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声的爱,更动人!”


“一部叫《听说》的电影,点燃了1996年的末尾!”


“为什么年轻人如此喜欢这部《听说》?”


火了!


真的火了!


不仅仅是票房方面有黑马之姿。


还引来了许多媒体争相报道。


有的报纸上写的是,这部电影借了央视的东风。


这三位主角都在央视热播剧《十七岁不哭》里崭露头角。


特别是女主角郝檑,她的表演真实自然,外形青春靓丽,就是当下女高生的代表。


还有女配角高园园,清纯可人,演技也许青涩,但正因为这青涩,更引关注。


至于男主角陈昆,帅的一塌糊涂。


如此三人凭央视校园剧先混个脸熟,然后又有电影上映。


火是应该的。


也有报纸说,这部电影的剧情十分出色。


亲情、爱情,姐妹情等等,都拍的很好。


看似平淡,可细节上足见温馨。


当然,肯定有报纸没说好话。


可绝对是好评居多。


完全可以讲一句:


《听说》票房与口碑双丰收!


但,有时候。


火,不见得是好事。


……


“马寻!忙什么呢?”


荭姐再度来到这小院,只是这次不但没有敲那个门环。


还明显带着气儿。


马寻笑着把人给拉进屋里,还倒了一杯热茶。


“谁欺负你了?”


荭姐双手捧着茶杯,冬日里的寒冷被瞬间驱散了。


还没喝,心里就暖暖的。


气也自然消了,但事情还是得说。


“去南边,现在遇到了阻力。”


马寻一听就懂了,笑着说道:“咱们这部片子出名了嘛,那些老板肯定会谨小慎微的。”


“为什么?”荭姐有些搞不懂。


马寻其实一早就有所准备,“出名了就会有做盗版的盯上我们,而一旦出现盗版,那我们这部片子的票房号召力,肯定不如《新上海滩》。”


是这个道理。


咱们《听说》之前实在是没啥名气,盗版商都不屑于盗一下。


现在火了,那盗版肯定安排上!


而一旦出了盗版,我们这部电影里主打的是新人。


是陈昆能比得上德华,还是郝檑能压倒宁靖?


电影院的老板都不是傻瓜。


他们肯定会顾虑很多。


《听说》之前完全是闷声发大财的状态。


现在不能闷声了嘛。


“那咱们这部电影的票房呢?”


“你之前不是觉得有800万就很好了嘛。”


“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嘛~”


荭姐这话,把她那点儿贪心全摆在了脸上。


还好,马寻一早就有心理准备。


按当下我们大陆电影市场的情况。


《听说》这样的爱情片,在票房超过1000万之后,就很难再出现大的增长了。


马寻认真的说道:“我估计,最终能有个1500万吧,不过,这也是巨大的成功,你也有面儿。”


他其实已经在往大了说。


荭姐心里确实舒服的了。


现在她出去,已经被叫陈导了。


离陈大导也就少了个大字而已。


“你呀,就挑我爱听的说。”


这一句,完全可以证明荭姐心情愉快了。


但,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北影厂想压我们的款子。”


这可不是小事儿!


马寻一笑,“这还能难住我的陈大导演?”


我先把这个称呼叫了。


荭姐心花怒放,可该说还得说,“你也懂的,现在国企日子都不好过,北影厂更是如此,我有内线跟我说,款子有些难。”


马寻听了也不禁眉头微皱。


现在拍电影要买‘厂标’。


这次就跟北影厂合作了,咱们电影也是在京城拍的。


而且,荭姐在北影厂也是有不少熟人的。


当年她也是拍过《聊斋》跟《红楼梦》的,都是电影版。


那时,荭姐的地位比喽啰高不了多少。


像电影版《红楼梦》,黛玉是陶慧慜,宝钗是傅亿纬,王熙凤是刘小庆,甚至史湘云也是马晓晴演的。


荭姐顶多演个小丫鬟。


且不说这些伤心往事了。


咱们国内电影市场多年来不景气,北影厂也就靠着国家给钱吊着命。


现在一部电影大赚,他们肯定要搞幺蛾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