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华娱三十年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冰冰(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我们怎么办?


“荭姐,其实法子也很简单,既然是因为利益产生的问题,那么解决问题,也用‘利益’好了。”


“啊?怎么用?”


“我们这部《听说》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千多万票房,赚是赚了,但不算是一个大‘利益’,那么,你给他们一个更大的‘利益’不就结了。”


“更大的利益?我干嘛给他们呀!”


荭姐这个反问,听着是有道理,但却给马寻逗笑了。


他这漂亮脸蛋儿上写的清清楚楚:


我不明白!


还得马寻手把手的教啊。


也对,荭姐是大家闺秀,在商业方面她现在是个菜鸟。


“我之前去了一趟南方,我听说了不少香港方面的项目,要嘛缺资金,要嘛想北上找合作。”


这是当下实情,圈内不少人也看出来了,香港电影人现在难的很。


荭姐连连点头,求着马寻讲下去。


“你就跟北影厂的领导说,《听说》也就是个开胃小菜,现在香港好多项目,我能帮着引过来嘛。”


这一下荭姐算是全懂了!


“但该分的钱得给我,得用这个钱引来香港方面的项目,这样厂领导肯定同意。”


“好办法!”


马寻跟荭姐聊天里面有一个‘细节’。


那就是,北影厂这样的单位,获利模式跟我们不一样。


简单来说,只要有资金投电影。


无需等到电影上映,更不用管是赔是赚。


北影厂就盈利了!


资金投的确实是电影,但是,接到资金的是北影厂这样的单位嘛。


咱们当下很多领导都十分热衷‘招商引资’,其实差不多。


荭姐听懂了,也高兴了。


而且,她还立马想到了一条大鱼。


“有个叫《宋家王朝》的项目,他们要想拍好,必须来大陆。”


马寻一听,心中暗道厉害。


“这项目水太深,我怕你把握不住?”这话……怎么有些耳熟?


《宋家王朝》现在传出来的投资是4000多万。


他们肯定是打算北上,没办法在香港拍嘛。


荭姐牵个线,这个项目可能就成了。


但这个投资太大了。


“难道你有好建议?”


马寻倒是真有,说了个电影名字,“我听说有个《南海十三郎》的项目,投资应该不大,更容易操作。”


其实,马寻提这部片子,主要还是打算运作版权。


这部戏在香港能拍,但其中有时代变迁的戏。


在大陆拍明显更好。


荭姐听后高兴极了,“那我两个都试试。”


好家伙,一个都怕你把握不住,结果你两个都想试。


马寻刚要开口,可人家虹姐抓住他的双手。


往她前面带。


这……也让马寻两个都试试?


马寻还能说什么呢。


……


荭姐用了马寻的法子。


果然奏效。


北影厂也很痛快的给结了几笔款子。


接着荭姐就南下了,她去‘招商引资’。


而马寻在京城也没闲着。


高园园很听话。


她已经下定决心报考北影、中戏。


但,艺考没那么简单。


她报了圈内知名老师的班。


后世混过内娱的都知道,想要考北影中戏这样的学校,如果不是童星或者特别牛的人物。


那就乖乖的找艺考机构报班吧。


不然,一点儿希望也没有。


艺考培训在未来已经是一个产业了。


1996年还没有这个产业。


但有‘老师’。


其实就是艺术院校的老师,他们自己搞个‘培训班’。


课时还不便宜呢。


这些就是后来艺考培训机构的前身。


可听高园园说,她没学明白。


马寻只好过来看看,是老师教的不行,还是咱们园园太笨。


却不想,来到了培训班的小楼外,看到了一个特别的人。


她是个在人群中也能被一眼发现的漂亮姑娘。


身材高挑,一张瓜子儿脸,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


冰冰·范儿。


马寻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她。


可也正常,因为她应该也是明年艺考。


这一片都是这类培训班嘛。


于是乎,马寻就多看了几眼。


高中版的冰冰,清纯可人,确实养眼。


“先生,你有什么事吗?”被冰冰发现了。


马寻立马就来了一句:


“如果我说我能捧红你,你信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